返回第四十二话 以炮会友(第1/4页)  舰娘的决意之晓的水平线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俾斯麦的这张改二图纸,如前所述是平贺让的手笔。虽然并没有德国原产的锅炉,但改动依然颇大:

    首先是防护方面,穹甲全部撤掉整体重设装甲结构:装甲盒的护甲大幅补强,由表层的匀质装甲和内侧的表面硬化装甲组成,内侧装甲带有20度倾角,核心舱的水平防护由单层200mm厚的均质装甲构成,且增设了防雷舯;艏艉处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轴与舵机的双层水平装甲(带有30度倾角),内侧部分高于水线,外侧部分下沿低于水线,舵机改为纵列双舵构造;

    并且优化了舰桥和测距仪:前舰桥和前桅楼的距离缩紧,前舰桥顶设置一个32号电探超外差收音机改,其后设置了一个三式逆探;舰桥拔高了约四分之一高度,测距仪两臂的间距由10.5米大幅提升到15米,并在前部测距仪的两臂上各架设一座43号对空电探——这倒是和萨莉·布拉德娜想的一样,另外还把从中国买来的一座fumo25架在了中部测距仪之间,观测塔的第二层则是一个fumo30,sl-6测距仪和fumo212的旁边设置了一个22号电探等感度改四;后部的雷达桅则是一座转子自动化的13号对空电探改,前部舰桥形成32号对水上电探、三式逆探、43号对空电探x2、fumo25、fumo30、fumo212、22号电探火控改四、fumb1、13号对空电探改组成的电信系统;

    主炮依然是38厘米c/34的连装炮塔,但炮塔的制式进行了大幅改良,射击火控系统更换为日制九八式射击系统并加装九八式延时射击装置(依然保留远程动力控制即rpc装置,不如说重新调整了rpc的性能),顶部护甲结构大幅增强,但由于侧面采取了大角度倾角故而实际重量只提升了几吨,萨莉·布拉德娜称该炮塔为drh.lc/42炮塔(平贺让还造出了一个炮膛装药量达到222.2kg且可以发射九一式、一式彻甲弹的魔改版,由于其膛压接近38厘米c/39岸防炮,而后者也曾经被拿来制作列车炮“齐格飞”想来也可以发射齐格飞型增程弹——虽然“长射程弹”这种东西在对舰的时候也只好起个骚扰作用,故萨莉·布拉德娜称之为38厘米c/39炮drh.lc/34,不过该炮一来产量不足没法研究魔改方法,二来从名字也听得出来还是旧炮塔,尚未来得及与drh.lc/42炮塔磨合好,总之是个半成品性质浓厚的东西);

    副炮和防空武器方面,16座配备美制mk.37火炮火控系统的一式12.7cm连装高角炮——说明书上特别注明了,不能与德制50磅(128毫米)炮共用榴弹——取代了原本的15厘米c/28和10.5厘米c/33,甲板周围三座一组排布了12组3.7厘米连装m/42,三座舰桥舰塔和二号、三号炮塔上分别有一对2厘米四连装flak38。

    整体改修之后,俾斯麦的满排反而降低了约两千吨。虽然由于锅炉没能进行更改,最宽部有所提升,故而最大航速反而下降了1节,但整体来讲……可以一战,尤其是防空方面可以说是绝赞提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萨莉·布拉德娜对此行的日本一站,期待度可说是更高了。

    “fumo26的改装……”

    “样品已经做好了5个,剩余的就只是重复试验改修的途径了,虽然时间肯定会超过三天就是。……20.3厘米c/34的三连装炮塔也是如此,第一期的三座炮塔我想我出发之前应该就能完成。”

    “啊,那我直接拿两个c/34三连装,用来搞你跟前卫画的那张什么欧根亲王改二的计划,另一座再交给妖精研究改修,没问题吧。”

    “只要您愿意信任我的话……”

    拿着萨莉·布拉德娜的推荐书,前卫此时已经到了罗马,准备启程前往东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