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而要慎重,不要把事情搞大。这是实际的想法和办法。”原之辰望着唐存远,心里开始有点欣赏他的做事出发点:要给服务对象实际的服务。他可以不去费心机,将矛盾上交,不会有什么损失。各方面都不得罪,自己得个自在,做个平平庸庸的人,也未必不是一个选择,但他不这样考虑。“你将造成损害的根据,和损失的数额,写一个材料给我,看县里能不能同意。如果这样能行,也就基本上使各方面都能接受。”
“好的。”此时的唐存远,终于有了隐隐约约的轻松感觉,但总是不畅快。他相信原之辰,没有成他不会这样说。这样看来,这件事最终的可能就是由厂方补偿损失。不然的话,受害方据理力争,事情闹大,不是县里希望看到的。“为当事人和受害人双方作调解,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知道怎么做。这样,同时也使我们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他说这句话,既是给局长表态,也是提醒一下他,不要忘了这单事。
这就是事情的发展路径吧。你想把事情往这个方向推,有人想把事情往那个方向推,自然就不可能全照你的想法去演绎。就像力学的题目那样,要请大家一齐算出合力的大小方向。不要只想到自己用了多大力,在怎么用力。
“老唐,遇事都要多想办法,多开路子,这就对了。就这件事,只要工厂作出补偿就行。很多这样的事,都可以轻松化解。经常反诘自己,多一些方式方法,转换一下角度,通常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一种,没有更多的预选,这样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要经常这样来调动自己的思路。”
唐存远心里不由生出一些想法:如果这样,个个都要成为躺在太师椅上闭目捋须掐手指的师爷,那我们的师爷是不是会太多了一点!多方案优选,是应该这样。现在是在选优吗,又不像呀。本来是简单的,变成了不简单的;本来是很快的,变成了要再等一段时间;本来不用费那么多人力的,现在变得要更多人参与。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大家都是有头有脑的人,至于那样吗!肯定不是。如果有人问一句:设身处地,你是遇到这件事的各级,你会怎么做?若身任其职,对问题的考虑,或许也只能是英雄所见略同或者略不同。一盘棋和一个棋,是全局和局部,全局要优先,局部要协力,才能下好这一盘棋。他这样一想,有些释然。或许,或者,能不能还有其它更能全面兼顾的呢?
还算按照预设的心境态度来行事吧。虽然其间多少有些急有些意气,但还是过了自己这关吧。给自己一个评价:及格。分开来讲,耐心可以得高分,给八、九十吧;上层次拖欠太多,给三、五十,平均下来就是这个结果吧。
耐心已经可以了,就是要层次还是难,这肯定是难搞的事。但难搞也要练一练。不然几十岁人了,还那么多的情结心绪要处置,要压抑,那就太费力了,长进太少了。套一套现在时髦的:层次拖欠太多,也可以讲是大有发展的空间。那就要去经历,要靠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为长进提供条件。或许到了什么时候,或许久了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了,就可以驾轻就熟了,凡事都是开头难吗。
也好,有一些不顺遂的事情来让人想,可以使脑筋活动活动;有一些看来烦人的事出现在面前,可以触动观念的变化。脑是要想的,刀是要磨的。想对了,精神可以提升,磨利了,快刀可以斩乱麻。
离开县城,回到清风港的办公楼。
他找了去做污染检查检测的老杜和其他同事,看了一下相关材料,问了一下情况。觉得差不多了,就离开了。
他在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着。这条路,已经走了十几二十年。当初,他来这里时,这是一条小路,仅能过一辆板车。大路只有一条,那是通往渔船停靠的码头的。那时,这里是前线,没有大的投资,不搞大的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