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看吧。五六七八个有相同爱好一齐应约讲走就走的同学少年,便就凑到一起,就到了海边。看海天相接,看海天一色,看波浪起伏,看山岛沧茫,看云依霞蔚,看燕翻鸥飞。
那就走吧。有沙滩有泥滩有礁石有沟坎有好走有难行都不去挑剔,沙滩松爽堪赤脚,轻轻走,慢慢玩。泥滩粘糊要注意,边上行,绕着避。礁石岩岸搞清楚,瞻前后,试可否。
急行慢走,前面总有许多路。闲踱信步,周边真有很多物。就是爱走这些路,管它是好走还是不好走。好走时,可以随随便便,想嘻闹就嘻闹。不好走时,就要想想办法,互相提醒莫大意。就是爱看这些物,理它是看过还是没看过。看过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追忆,再讲一讲,再议一议。没看过的,大家发出很多不同的惊奇,你讲你的感慨,我说我的心意。你讲出来的那种感觉,我或者要想想才能明了,我拿出来的那样体认,你可能要以后才会知晓。一样的路,你的走法是三步并两步,一样的坎,我的跨越动作就一蹴。一步步,把那前方变成共同所处,一蹴蹴,使那所走成了身后路。
“休息一下,坐一下。”有人出声。
“再走一下吧。”有不同声音。
“我看再过去一点最好,有地方坐。”这是很具建设性的提议。
于是又走了几十步,真的有很合适坐的。有细密松软的草地,有一些较平的石头,可以让你选到自己认为坐得自在的地方。大家都满意,选好中意的坐下。
这是一个小土丘或曰小山包。海水左扭右拐来到这里,因为绕来绕去有些远,这些海水显得有些平静。海风似乎也因为这样,变得很轻微。这些同学少年们,一路走一路吵,似乎也需要一段不吵不闹的安静时光。此时此地就很合拍,此风此水稍息,此人此物安和。
“这是什么树?”坐了一下,这些人很快又不安分,走到近水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模。水边水里长着一些小树,和山上路边的有些不同,自然就勾起了好奇心。
“这一片是红树林,这些是红树。我听大人讲的。”海边的同学讲给非海边的同学听。海边的已习以为常,非海边的存有疑问。
“这些树不怕咸海水,在海水里还生得很旺。”
“是啊。生了一大片,绿油油的。”
海边的和非海边的同学少年都知道海水是咸的,一般的草木都不能在咸的地方生长。而红树,却不挑这个嫌,在这有水和没水的泥滩上,或层层叠叠,或错落稀疏地立着。虽然没有可衡量的生物指标,但知道它们生长得很好,是绝对没问题的。
“好像有好几种不同的树,起码有两种以上。”近距离端祥观察之后,他们有新的发现。
“树下面和旁边,还有一些高高低低像枯枝一样的东西竖立着。”好奇心总是使人生起想象。
这里的几个人,没人知道这些树的具体树名,没人知道那些枯枝是什么。
“如果有种子成熟掉下来,被海水带到海上,那种子就没用了。”
“也会有被冲到岸边的,那就有用了,就会长成新的树。”
“是,总有生长成的。”
这里的几个人,没人知道这种树的种子是很不同的。
直到好多年以后,她才知道,这些树的具体名字,那些枯枝是红树的呼吸根,这些树的种子没离开母体之前已发芽生长,是胎生的。生命千姿百态,世界无奇不有。
山里海边,各种各样,这些那些,生命真是不可思议。走呀看呀玩呀,少年的经历,少年的认知,自然的千千万万,生命的种种般般,都把她触动,生出爱好。是不是少年游山玩水的过往,让她选择了生物,做了这样的老师。以祈把自己的感触,生命的奇妙,自然的美丽,世界的宽广,告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