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嫁妆要用缠着红纸的长竹竿绑好,从新娘家抬到新郎家,叫发嫁妆。新郎家也不是空竹竿过去抬的,去新娘家的时候,是抬着一整头杀好的猪,按照新娘家的需求,多少箩筐的馒头,粽子还有米线,都是按箩筐来装的。
粽子和馒头,是结婚必备的,就是到现在,我们农村还沿用着。这是因为,在过去,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伴手礼,这馒头和粽子是用来作为给宾客的回礼的。每个馒头上都会点上一个小红点,代表喜庆,对了,还有红鸡蛋也必不可少。
抬着这些到新娘家后,就还是用这竹竿把嫁妆给放好,叠好,用绳子绑好。这也是有讲究的,这得事先问好新娘那边家具的数量,算好几根竹竿可以抬,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新娘家必须要临时多给家具,少了,就说男方家对女方的不尊重。所以,这竹竿数量也是马虎不得。
绑好嫁妆,就一路从新娘家抬打新郎家,一路鞭炮,一路喧闹的经过村里的主街,大伙看热闹,讨喜庆。看看这家的嫁妆怎么样,多不多,气派不气派··········还有,每到一个转弯或者有一点点的桥面一样的路,抬的人就会停下来,问主人家讨香烟,讨红包,不论多少,就是讨个喜庆和高兴。当地话叫敲桥头包,这个到现在还有,在接新娘的当天也是一样。
接新娘那天,一切也都很顺利,就是,结婚都是挑过日子和进门时辰的。那时候,结婚已经开始流行盘头发了,舅妈在理发店盘头发,舅舅等的有些焦急,再一看这头发盘的也不好看,舅舅一下子就把舅妈快盘好的头发给解了,他自己拿起梳子给舅妈扎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插上一朵玫瑰花,就拉着舅妈走了。还别说,后来大家一致觉得还是舅舅梳的发髻更好看,更适合舅妈。
等把舅妈接到家门口的时候,舅舅抱起舅妈要进新房,结果,房门被舅舅几个哥们儿堵的根本就进不去,眼看时辰快到了,而且他们也是闹个喜庆,外公和外婆还有一帮亲戚不好说什么,就是干着急。最后,实在没办法,外公和外婆还有表姑婆和妈妈,阿姨们,使劲的把抱着舅妈的舅舅往里推,总算,在时辰到之前,进了新房。
舅舅和舅妈的婚礼在当时也算很风光了,也给外公和外婆赚足了面子。所有的一切都是舅舅和舅妈靠着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得来的。
眼看着,家里的子女一个个的结婚生子。外公和外婆都觉得非常的欣慰,不求儿女大富大贵,但求他们平安踏实。眼下就还有小姨了,好在小姨的缘分,也随即而来了。
小姨夫是外公朋友的儿子,也是邻村,张姓。听外公说,当时他那朋友是想让我妈许给他家大儿子,谁曾想慢了一步,我妈已经许人了。后来有一次,又来外公家做客,说到小姨还没出嫁,就说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亲上加亲,让外公这小女儿,嫁给他家老二。
外公见推脱不了,就和小姨说,先见个面,不喜欢到时候推了就好。结果,小姨和小姨夫两人竟然看对了眼,这婚事就这样成了。小姨夫是属于老好人类型,什么都好说话,对长辈还孝顺。
小姨的婚礼虽然不及舅舅,但是和妈妈,大姨比起来,算是不错了。毕竟时代在变,在进步。小姨的电视冰箱,组合家具和皮沙发,也是一样没落,不过,小姨的嫁妆就不是用竹竿抬了,而是用拖拉机运了。
四姐弟都成了家,对于外公和外婆来说,也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可是,结婚之后的四人,还会像过去一样,相亲相爱吗?他们各自又会经历怎么样的人生路程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