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有些热,但对于吹惯了空调的陈晓,这样的温度却并没有让他觉得受不了。感叹着年轻就是好,十八岁的身体,说白了这不还有长个的空间么。别看王凯这小子此时只有自己脖子高,等再过两年,也就是十八的时候这小子的个子是撒开欢的往上窜,一路窜到一米八,那时候就轮到自己仰头望着他了。
重生一辈子,陈晓觉得这次怎么着也不能在个头上落伍,得长个。怎么长?多吃多运动呗,起码不能被甩开太多吧。
不过这种事暂时也就是想想。
雪糕手工制作起来比较复杂,除了初期的调料以外,放在冰箱里每隔两小时拿出来搅拌这个也不能含糊,搅拌不好会有冰渣,影响口感。
这跟冰棍不同,冰棍是冰棍,雪糕是雪糕,一个硬梆梆,一个粉糯糯。既然要做,那当然是做自己拿手的了。
客厅里是四人长城,来回搓的哗哗响。陈妈和小姑收拾完碗筷以后又开始忙着摘菜。就算是城市,家务活也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毕竟这跟后来不一样,后来的小商小贩为了增强竞争力,各方面都给你服务的妥妥当当的,毛豆给你剥好,买回家直接洗洗炒就完了,花生米也是给你弄好的,还有各种不同的口味,麻辣的,咸味的,水煮的,买回家直接扔嘴里就行了。
但这年头不一样,毛豆是带壳的,花生是生的,要嫌麻烦,那就买别的菜。
当然,趁着周末来爷爷奶奶家帮忙做点家务,也算是孝心的一种。
“妈,剥好的毛豆我直接放冰箱了。”陈妈。
“哦,好。”奶奶在客厅里回着,还不忘打牌:“东风。”
“碰!”这是爷爷。
陈晓和王凯在里屋看电视,片子是那种特别老特别老的武侠片,特效就是双手一推,轰出去一个小圆球。王凯看的津津有味,陈晓就没什么兴趣了,一个是片子太老,另一个就是这十七寸的老式彩电,怎么看怎么脑仁疼。
每隔两小时,他就打开一次冰箱,把里面的雪糕料取出来,用筷子搅拌。
“整的好像比咱们都忙。”陈妈哼哼唧唧。
小姑说:“算了,难得孩子有兴趣,愿意折腾就给他折腾呗。反正马上厂子里又要发奶粉,没事。”
“那也不能这么糟蹋东西吧?”
“嗨,孩子喜欢,你就由着他去呗。”
这会儿的家里正红火着呢,一家人都在工厂做工,出门在外都是昂首挺胸的。用爷爷的话来讲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拉板车,像无业游民一样摆个小摊蹲在那里。可见这会儿家里面对做小买卖的人偏见有多大。
要是跟他们说自己接下来要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就算是独生子女,照样屁股开花。
这事儿不能说,得掖着。
几圈麻将下来,爷爷赢了,高兴在那眉开眼笑,给了陈晓和王凯每人两块钱零花。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聊了一阵子,然后相继离去。
端着自己亲手炮制的雪糕,用棉布裹着,回家之后往冰箱里一塞。照样是少不了老妈的一阵数落,不过也就是走个过场了。
这个时候的陈晓突然挺感谢小姑的,要不是小姑在老妈面前劝慰了几句,他估计老妈可以一直唠叨到明天早上。
洗澡,睡觉。
第二天一早,等父母全部上班去了,陈晓爬起来了。在阳台那堆乱七八糟的家伙什里翻出一个大木箱,用棉布裹了,将一晚上下来冻好的雪糕还有冰块一股脑全塞了进去。等到王凯把自行车推过来,他把木箱扛到自行车后座上,一起推着车卖雪糕去了。
清早的集市很热闹,老人,孩子,上早班的,下夜班的,毕竟熬夜的人少。那来来回回热闹的,一点不比中午或者晚上下班潮那会儿差。
各个胡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