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月子轶事(第2/3页)  永远的新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淑一个人躺在产床上,不准吃也不能喝。就是干等硬靠。

    快到中午了,还是没有动静。 昨晚没咋睡,忙活劲儿过了,人感到有些困倦。不知什么时候,我歪在床上迷瞪过去了

    突然,睡梦中的我,被婴儿的嘹亮哭声惊醒:“莫不是英淑生了!”我一骨碌爬起来。

    这时,小护士抱着个婴儿乐颠颠的走进病房:“叔叔,你家阿姨生了,是个男孩儿。”我刚要接过来孩子,护士说:“不用了,你个大男人,抱不好的。我帮你直接放到床上吧。”

    把孩子搁倒床上,她又把婴儿用夹被包好,才喜滋滋的走了。我暗想:这女护士也重男轻女吧?

    其实,在英淑之前,一号床生的也是男孩的。就看最后3号床是男是女了。

    后来,我才得知:英淑生产不是那么顺利的,婴儿的头卡在产道口出不来;接生的杨大夫——据说是一个漂亮的女医生,果断决定:侧切!做这个手术是不能打麻药的,怕产妇用不上力。那是一种硬生生的撕裂呀!其疼痛程度想必蛮高。我问过英淑:“你当时很疼吧?”“光想着快点把孩子生下来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不谈别的,单凭产床上的经历吧,就是我们爷们儿不及的。

    我在心里默默的向孩子他母亲致敬!

    妻子终于被推出来了。杨医生跟着过来了,人果然长得漂亮,嫩白的皮肤,五官比例恰到好处。她对病房里的我说:回去,好好给你妻子补养补养,生个孩子不容易呀。 后来听人说:这个杨大夫结婚多年,还没要孩子。不知是因工作忙,还是被接生所见的场面吓到了,抑或其他?

    爸妈c大哥嫂子他们都来了,还给孕妇带来的馄炖。我用勺喂媳妇吃,可能从来没有给人喂过饭吧,有点频率过急。大嫂说我:“你慢点呀,让她咽下去这一口的。”

    英淑没有说啥。在众人面前,她从来不会叫我难堪的。

    岳父母和妻妹他们一起来的,还送的鸡蛋c小米啥的。岳母还亲手给外孙做了一个大号的小棉被呢。此被一直用了好多年,从襁褓中起,把我儿子“包”大了。

    刚当了小姨的妻妹说:“唉呀妈呀,大姐,你儿子咋这么黑呢!”可我看自己的儿子,鼻子是鼻子眼是眼儿,咋看都好看,就像是早就见过一样,毫无违和感。抱起他来,心里老充实了。我不仅为人夫,现在又为人父了,肩上的担子加份量了。

    若干年后,他小姨自己也有了儿子,倒被她提前言中了:那长得真是“好黑”呀!

    那时,医院还没有设专门的新生儿病房,都是跟产妇母亲挤在一张床上的。

    都说儿子随老子,此话不假。我觉轻,儿子也是:他正睡着呢,病房门“吱嘎”一声,就醒啦!我把他抱起来,轻轻地悠悠,他蛮享受的;后来发展到他正哭呢,只要爸爸一抱,哭声戛然而止。可灵着呢!感觉我们父子有天然的心灵契合

    次日,3床生了个女孩。丈夫倒没什么,依旧乐呵呵的,对媳妇说:“挺好,以后长大了,有人给我买酒喝了!”产妇小邹自己却哭了好一阵子

    在医院住了几天后,侧切刀口拆了线,医生就准许英淑出院了。

    我抱着儿子,大嫂搀扶着英淑,找了个车坐着,高高兴兴的回家转。

    从大哥开始,我家有个“传统”:谁媳妇坐月子谁自己伺候。

    前年大嫂坐月子,大哥从部队专门回家探亲,正好伺候满一个月。

    我得边备课c教课,边精心照顾她娘俩。

    这时候,显露出家与工作单位距离近的优势了。

    每天,我往家跑好几趟。从早至晚,给英淑做四顿饭吃。

    我第一次学做炒鸡蛋,把鸡蛋嗑破后,俩手不会用那股劲,蛋皮被捏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