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形影不离(3)(第2/4页)  永远的新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节合璧,一天过两节。销售科女同志说,她家在相邻的燕赵省保定市有个亲戚,过节能放假休息,她去那里玩几天。

    我俩商议:借此机会,去泉城大哥家玩玩。问过别人,说县城有直达泉城的客车,大概七八个钟头就能到那儿。

    大姨她们开始不大愿意,想过节这几天再好好聚聚。 英淑是很看重情份的女子,常跟我说“滴水之恩”不能忘记。她把当年嫂子主动给我俩腾屋子,大哥为我们安排旅行结婚事宜c还全程当向导等,大致讲了一遍,动情的说:我俩若不回访一回,情理上说不过去吧?

    大家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同意我俩带孩子去泉城欢度双节。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动身去泉城,英淑三姨家的小表弟送的站,还没忘记嘱咐我俩:从泉城回来,去他家住几天。英淑答应了他。

    客车开行中途,在某市客运站服务区休息半个小时,供旅客们午间进餐:有到下面小馆吃饭的,也有一些人在车上解决午餐。我们属于后者。先叫孩子吃饱喝足,我俩简单对付一下就得了。

    午后三点左右,客车开进泉城客运总站。大哥已经提前在此等候,顺利的接到我们一家。亲兄弟见面,自是热言热语,无需赘述。

    哥哥带着我们,乘坐直达历城区的公交车,又经过一个钟头吧,赶到他住的小区。这是大哥原来所在部队盖的楼,他家住在五楼。

    妯娌俩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互致问候c询问近况,煞是亲热;侄子和我儿子小哥俩,骨血的关系,自来亲近,手拉手,跑那屋玩去了。

    接风晚餐可以用丰盛来形容。尤其是大哥拿手的那道“糖醋鲤鱼”最受欢迎,那鱼可是黄河鲤鱼呀!我们哥俩喝得挺尽兴,妯娌俩聊得蛮开心,小哥俩吃得直喊撑

    到泉城翌日。哥嫂一家陪同我们一家,到大明湖,观赏了天下闻名的“趵突泉”,遗憾的是,或许是因雨季早已过去,没有能看出“天下第一泉”的气势,仅有一点泉水上涌的样子而已。去千佛山公园里游玩,嫂子专门购票,叫大哥陪我进佛象雕塑展厅内去参观,说:“老二,你是学文的,应当进去看看,开开眼界!” 嫂子对我,一直是比较看好的,当年她与大哥恋爱时,知道我考入师专,曾先后两次资助我四十元,当时不是小数目。她还在赠送给我的日记本扉页上题诗:学海书山横胸中,雄鹰展翅击长空

    我跟着大哥缴票进洞,观赏了那各具姿态的“千佛”。可能是由于我对雕塑和宗教,缺乏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吧?游览完毕,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来。

    走了一天,大家挺累的,休整了一宿加一个白天。按照大哥的安排,提前开的晚饭,尔后,两家人共同去游距离泉城百十里地的泰山。大哥说: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峰顶看到日出呢。

    大哥求人,从单位找了台吉普车,请司机师傅载着我们去泰山。

    一路上,那小哥俩坐在副驾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致,感到新奇吧,兴奋的叽叽嘎嘎,可高兴了。

    我们四人坐在后排,稍挤一点,因我最苗条,就探身往前坐着,这样就能容下了。

    哥俩唠男人的嗑,妯娌聊女人的天,互不干扰,各述其情。

    车行数小时,大概晚九点的样子,赶到了泰山脚下的红门。大哥送给司机师傅两盒甲级香烟,表示感谢后,人家忙着赶回泉城去了。

    登泰山由此起步。 开始还不错,小哥俩牵手在前面走,大人们说着话儿跟在后面。

    跟我原来想象的很不一样。夜里登山的人,一点都不少,象赶集似的,用摩肩接踵形容,并不夸张。而且,我注意到泰山的一个特点:从山脚下起,直到中天门,出卖登山用品和提供保热食品的小店c小摊,没有断过流,这一点同登长城截然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