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皇上正在壮年,如太阳正午当顶,光芒四射。现在偶有小恙,太医尽心医治,必会无恙。关于太子之事,朝廷上下多有议奏,老臣也有下情请奏。”
英宗皇帝看了一眼拜在榻前的李贤说道:“爱卿,你年岁已大,有话坐着说吧!”
李贤没有起身,只是叩拜说:“谢圣上体谅。历朝历代太子无大错是不可废的。春秋晋献公,宠爱骊姬而废太子,使晋国大乱数十年之久,国力衰弱,为天下之笑柄。秦始皇于立储上犹豫不决,使得赵构等奸佞小人阴谋得逞,庞大强盛的秦帝国,顷刻间毁于阉人之手。远的不论,近的还有隋朝亦是如此,历数种种,都是皇上在立储问题上摇摆不定,以致误家,误国。惨痛的教训,皇上不得不记。今太子仁德孝义,忠厚慎微,天下皆知,人民爱戴,朝臣归心。陛下,不可在废立太子上犹豫不决。假如陛下一定要坚持废长而立幼,臣,只能辞官回乡,不忍看国之大乱。”说罢,又像皇上拜了三拜。
英宗皇帝听后,长叹一声说:“老爱卿请起,你的奏言朕会考虑的。”
李贤再拜道:“皇储,本也,太子乃国之根本,本一摇则天下动。特别陛下多年励精图治,国已稳定,陛下万万不可轻言换太子。太子于江山开拓略显不足,但守成则有余呀!”
英宗听后,犹豫间微微点了点头。
皇上想易储的消息,在后宫顿时传播泛滥开来。朝里朝外各种势力暗潮汹涌,与各个皇子们牵连的官员也都跃跃欲试,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而当太子见深在瑞本宫里看到一张从乾清宫偷偷送过来的纸条后,立即吓得一身冷汗,年轻英俊的面上,也明显变得苍白了许多,双眉紧皱,鼻尖儿上一丝丝汗渍在不知不觉间滋生,聚集,竟变成亮晶晶的—大颗水簇顺着鼻凹淋漓而下,在熠熠的烛光下闪出两道光痕。他看了一眼坐在身旁聚精会神百~万\小!说的贞儿,把纸条慢慢塞進她的手中。
贞儿接过了纸条,拿到烛光下缓缓打开,只见白色的宣纸上写着五个大字,工整而刚劲:“圣上欲易储”。贞儿看到这熟悉的笔体,就清楚出自何人之手。因为贞儿曾经真诚找他协助太子,他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对国家与朝廷有益,咱家必会帮忙。”贞儿把纸条放在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见深盯着贞儿的一举一动,这目光有征询,有求助,更有依托和信任。贞儿微皱着那双秀眉,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目光,每至关键的时刻,关键得事件,关键的决策,见深都会用这种目光凝视着她,期望她想主意,想办法,用智谋,做决策。每至此时,贞儿就会感到肩头担子的沉重,不由得会想起往昔间于大哥对自己的担当,更加向往曾经的那个艰苦却又轻松的日子。
贞儿微蹙双眉,贝齿咬着下唇,静静地看着跳跃的烛火。她清楚地知道,那个纸条传达的是什么,是太子的前途,是太子閤府的命运。她要慎重,更慎重。尽管她知道太子现在方寸已乱,急需要人从旁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但她仍旧静静地看着跳跃的烛火。
朝廷内外的一些传言,贞儿不是没有听到,是什么人从中推波助澜,贞儿不是心里不明白,但她仍相信太子与当今圣上同甘苦共患难的父子之情,但今天接到此信,只能说明,太子的地位不是用情谊可以换来的,东宫更不可心存侥幸。虽说太子无大错,不可轻言易储,但一些换储的既得利益者的无事生非,蜚短流长,特别是司礼太监曹吉祥经常在皇帝身旁行走,让太子又不得不防。
秀眉慢慢的舒展开,她轻轻握住见深的手,安慰式的风淡云轻的一笑:“深儿,不必紧张,坏事谁也不想让发生,既然发生了,就想办法解决。”
初春,夜的京城,寒意甚浓。在清辉洒满的长街上,—阵“嚓嚓”的脚步声,踏碎了静谧的悠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