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少林》(第2/4页)  明月江湖探案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商晚道:“大师为何如此笃定?”

    燃灯大师道:“净空大师仙临藏金阁,传道授经,其一言一语,微言大义,乃佛家无上妙语,若论佛理,就连老衲也不能望其项背。何况在讲经前,净空大师沐浴净身,若有人易容,一遇水,岂不也原形毕露了?”

    商晚越问越奇,心中的理念忽然有些动摇,甚至觉得这死而复生一事简直是无懈可击。

    可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许多装神弄鬼的案子,最后终有一个合理的解答。

    或许这件事伪装的过于精湛,一时半会让人看不到其中的破绽。

    但无论如何,他绝不会相信怪力乱神的事情。

    他站在走廊中发怔,半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不知寺中可有净空大师的画像?”

    燃灯大师道:“历代住持的画像供奉在钟楼,寓醒世之意。”

    商晚道:“在下这就去看看净空大师的法相。”

    钟楼有三层,一人多高的大钟就挂在顶楼。

    一楼墙壁上挂满了画像,燃灯大师指了指左侧墙壁靠后的那副,道:“阿弥陀佛,这便是净空大师。”

    商晚眉头一皱,此画像似曾相识,此人的五官竟像极了梅远山,若梅远山没了白发,岂非就如同画中之人?

    他右手托着下巴,暗道:“莫非梅远山的头发是假的?一个人的头发若是假的,平日里定然不会当众洗头,假若此人就是净空大师,假若他是诈死,可他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是为了返俗?因为身为少林住持,却要返俗,难免会让天下人笑话。梅远山有一妻一妾,按理说,能够成为少林住持的高僧佛法高深,很难被凡情所困,究竟是什么让他一定要返俗?”

    带着困惑,他问道:“不知净空大师在寂灭前的一段时间里,可有什么异举?”

    燃灯大师怔了怔,道:“异举?倒是没什么异举,可他有一次说了些很奇怪的话。”

    商晚连忙问道:“什么话?大师还记得吗?”

    燃灯大师左手杵着禅杖,眉头紧锁,款款道:“让我想想对了,当时老衲还是一名小僧,在供奉香火时,曾碰巧听见他对座下高僧说了句说了句好像是说泥佛若渡人,佛亦非佛,有些人一旦渡了,佛就永远成不了真佛。当时听到这句话,老衲还在纳闷,佛度众生,方成真佛,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渡不得呢?可能是老衲当时佛理微浅,参悟不了其中奥妙,久而久之就把此事淡忘了,直到今日,老衲依然十分不解这句话的意思。”

    商晚急切问道:“敢问大师,在那段时间,净空大师做了些什么事?”

    燃灯大师道:“时间久远,很多细节老衲也记不清了。当年时值盛夏,净空大师好像带着弟子去帮农民收过稻,施过粥,讲过经可这些似乎都很平常,哦,对了,净空大师去刘员外家做过两场法事,第一次去后不久,他就说了那样一句话,第二次去后不久,他就圆寂了。”

    商晚道:“刘员外?大师知道那人的住处吗?”

    燃灯大师道:“知道,若是平常法事老衲还需要翻翻宗卷,但那事就不需要了,当时那事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施主若想知道刘员外的住处,且去下面的绿杨镇,一问便知。”

    商晚拱手道:“如此谢过了。”

    燃灯大师道:“阿弥陀佛!”

    绿杨镇,坐落在嵩山少林之下十多里处。

    待商晚下山之后,天色尚早,他满身臭汗,一路寻人访问,很快就找到了刘员外的家。

    虽是刘员外家,可门楣上却挂着一张牌匾,上面写着“蔡宅”。

    他敲了敲木门上的铁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杵着拐棍来开了门,他一张口,就露出那三颗黄老的长牙,道:“这位年轻人,莫非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