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八 奶奶(第1/2页)  丫鬟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阳还未升起,院门被推开,李珠提了一桶脏衣服,往河边走去。这些日子,李珠每日天刚亮起床,主动承担了洗衣服的重任。

    县丞大人的侄女肚子越来越大,和况家的婚期将近,背地里议论的人不少,甚至有人当着李瑶的面,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他们不要脸,做了这等丑事,连累李瑶的名声,黄氏气得不行,也只能让她少出门。

    前几天,春燕还会陪同李珠一起去洗衣服,后来婶子们把话题转到春燕身上,她招架不住,没有再去河边。

    到了河边,有一座木桥通往河对岸,李家的五亩水田就在河对岸。河边已经有不少人,同住镇上,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都认识。

    和相熟的婶子们打了招呼,李珠不再磨蹭,开始洗衣服。

    “李二姑娘,大后天是况家小子的大喜日子,你爹娘去不去况家喝喜酒?”徐婶子八卦的问。

    “要是收到喜帖一定去。”李珠说。

    李珠暗暗想道,给李家发喜帖,只怕况家丢不起这个脸。

    “你爹娘是厚道人。”一位婶子说。

    “珠儿妹妹,怎么这些天春燕姑娘不陪你来洗衣服了?”冯二嫂说。

    “在家帮我娘做早饭。”李珠说。

    “我说冯二家的,你别打春燕姑娘的主意了,人家已经定亲了。”徐婶子说。

    “真的假的?怎么我没听说这事?”冯二嫂诧异的说。

    “冯二嫂,你不是想替你娘家弟弟说亲吧?”一嫂子问。

    “乡里乡亲的,可别坑人家姑娘。”刘大嫂说。

    “嫂子说话忒难听了点,什么叫做坑人家姑娘?我弟弟长得端端正正,又勤奋又老实。”冯二嫂说。

    “老实人能去偷看寡妇洗澡?”刘大嫂嗤笑一声。

    众人哄笑。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嫂子,无凭无据的,你要抹黑我弟弟,我可不答应!”冯二嫂大怒。

    “哄外乡人去吧。”刘大嫂继续说。

    “行了行了,说着玩,别伤了和气。”一婶子出面打圆场。

    “跟你们说件事,你们别往外说。”许嫂子神秘的说。

    “说来听听。”徐婶子说。

    太阳从东边露出脸,金灿灿的,洒在河面上,李珠洗完衣服,提着水桶回家去。

    回到家,黄氏刚把早饭做好,一家人围着八仙桌吃早饭。

    从那天后,李瑞暂且搁置了去做账房的打算,更加勤奋念书,明年童生试准备奋力一搏。

    买铺子之事提上日程,李瑞是长子,等他私塾下个沐休日,将同李大牛一起去城里看铺子。去虔州,或者去桃李县,不考虑青山县。李家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以防万一,怕去了青山县碍着县丞大人的眼,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瑶被退婚后,有几家上门提亲,不是鳏夫就是给人当小妾,要么就是穷的叮当响的人家,黄氏忍不住大哭了一场,把况家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早饭后,李瑞去私塾,李大牛和黄氏去了田里,李琼跑出去玩,剩下三个姑娘在家里大眼瞪小眼。

    巳时,杨小兰和刘秀秀来了,约李珠几人去山上捡柴。李珠来了兴致,背起柴篓,拖着李瑶和春燕出了门。

    刘秀秀芳年十五,长得像她娘刘婶子,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笑起来有两个甜甜的酒窝。

    一行五人走到山脚下,碰巧遇到同镇的几个姑娘,大家年纪相仿,打打闹闹好热闹。

    到了山上,大伙儿才分散开来,各自忙活。阳春时节,万木复苏,偶尔能看见猎人挖的陷阱。山上树木品种繁多,李珠能叫出名字的没几种。

    在林子里转悠了会儿,李珠几人捡了不少枯树枝,装了半篓子。远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