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第1/2页)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餐后大家坐下喝茶。

    “酒是好酒——茅台,茶也是好茶——龙井。”天鸿笑道:“喝酒是为了庆功,庆功就要欢快热烈c喜气洋洋!过去部队打了胜仗,都要杀猪c宰羊c炖肉c包饺子,摆祝捷宴,喝庆功酒,以此来鼓舞士气。我们这次建成了国内第一座现代化大高炉,取得了突出成绩,当然要理直气壮c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你们说对不对?”

    “对呀!”

    “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召开庆功会,还要表彰一批有关人员!”

    “还要作为获奖工程向上级申报。”

    大家纷纷赞同道。

    鲁桂梓笑道:“这一年多,上上下下c国内国外,对咱这新二高炉的议论可是太多嘞,都说咱建这炉子是‘老虎头上拍蝇子——自寻死路’嘞,可没想到咱一炮打响,而且是‘飞机上头放炮仗——想(响)得脆高’,叫那些担心的c怀疑的c甩闲话的人全都成了‘风沙地里吃炒面——张不开嘴’嘞!”

    说得大伙儿都笑了,有的人还说:“这个老鲁,山西的那些俏皮话全叫他给说了!”

    说笑过后天鸿道:“是啊,酒是越喝越热烈,那么这个茶呢,就要越喝越清醒。今天是除夕,我不想过多耽误大家的时间。再用半小时,咱们来说说不足。谁先说?”

    盛铭懋说:“我说一条:风口寿命太短,只有几天,最长不超过一个星期,对稳产高产是个很大的不利因素。”

    鲁桂梓说:“对呢么!换风口就得停风,停风就得减产;再者说,风口小套都是高纯紫铜的,贵得吓人,几天就换一批,成本也吃不消么!”

    郝廷魁说:“这次我去美国考察,恰巧了解到了有关的信息。在参观伯恩斯坦的炼铁厂时,我发现他们高炉值班室里,在一个显眼位置上摆放着一支风口。我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说,这是一支‘功勋风口’,它的寿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达到二十二个月!”

    “乖乖,用了这么长时间?!”裴仲文不由得惊叫起来。

    盛铭懋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关键是提高冷却水水压!”郝廷魁说:“我了解了一下,他们风口用的水压是12-14公斤/平方厘米。”

    盛铭懋说:“我们的风口水压还不到7公斤/平方厘米,冷却效果当然要相差很多了。——但想提高水压就要改进风口结构。”

    天鸿道:“把这作为下一步攻关的一个主要课题!”

    “好的。”盛铭懋应道。

    “我想谈一下新二高炉的自动化问题。”裴仲文说:“这次我们对新二高炉实施的自动化改造还只能说是初步的,应用了矩阵柜c可编机,但没有应用最先进的p584可编程序控制器c网络90工业微处理器来组成控制系统,因此也没能实现对高炉上料c热风c喷煤c本体四大工艺环节的综合控制,没能完全消除模拟屏c二次仪表c操作台,使主控室成为‘三无控制室’。这些,都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郝廷魁说:“炉顶压差发电装置已经预留了位置,要争取尽快上马,因为它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次能源。”

    “同志们说的很对呀!”赵天鸿说:“计算机系统没有采用最新的,炉顶压差发电装置预留了位置却没有上马,还有一个更大的遗憾大家都清楚吧?”

    鲁桂梓说:“那还用说嘛,‘大马拉小车’,硬生生只盖了个‘半截子炉子’,叫人心疼嘞!”

    听了这话,人们脸上的神情都黯淡了下来。

    “唉,是啊!”天鸿重重叹了口气:“国外的先进高炉容积都在2500立方米左右,因为这样生产效率最高c经济效益最好。我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可是因为既没钱也没有自主权,只得筑了一个2500立方米的炉基,却只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