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乃蛋儿他大订地,上面有篇文章说让建设他大看看,问下到底作数不作数。”
她用“乃蛋儿他大”和“建设他大”这两个称呼来区分张建设的两个父亲。
天鸿接过小册子,见名称是《农村工作通讯》1980年第2期。翻开折了印记的那一页,见文章题目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杂志编辑部还专门配发编者按,说:“‘包产到户‘到底是集体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还是实际上倒退为分田单干?就有不同看法。”文章结论是“包产到户”就是分田单干,不符合政策规定。
天鸿合上小册子,笑了笑说:“果兰嫂子,回去告诉五儿大哥,让他别往心里去,只要认准了是对的事儿,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改革要冲破旧思想c旧体制,是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还能没有几句争论?!”
果兰说:“建设他大,你说这话可对着嘞!俺就寻思着,兀早番那些年,交上公粮后就没吃的嘞,大人娃儿全靠那个‘牛皮纸本本’来养活。”
“什么‘牛皮纸本本’?“天鸿没听明白,便问道。
“嗷,就是上面发的《返销粮购粮证》。”坐在一旁的张建设解释道:“因为自家没有余粮,就得凭这个证去买返销粮吃。”
果兰接着说:“今年政策好,庄稼长得也壮实,眼看着就不用靠那个‘牛皮纸本本’嘞,这明明是个好事,为啥又要变了呢?!”
建设说:“娘放心,就俺大那脾气,除非撤了他,不然就变不成呢!”
果兰笑道:“那倒是,乃蛋儿他大可倔着嘞!俺来前儿他说:‘俺都六十多了,怕啥呢?!把俺撤了,俺就回家看孙子。“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那样的日子过不下去嘞!现在农村生产条件太落后,就得把家家户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有希望呢么!不用忙着跑救济c找贷款,把好政策交给老百姓,给他们一个“包”字,生产自然而然就上去了么!’”
天鸿道:“五儿大哥说得好啊!其实我们企业要想搞活搞好,也得实行承包才行。看来,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企业改革,都少不了一个‘包青天’哪!哈哈哈哈”
见苏颖给端过来洗好的鲜桃,果兰拉她坐在身边,又从包裹里取出个卷着的手绢儿,打开,拿出叠钞票递给苏颖:“这是二百块钱,妹子拿着!”
苏颖边躲闪边惊异地问:“姐,你这是干嘛呀?”
果兰说:“乃蛋儿上学要花钱呢么!前两年都是靠妹子妹夫花销,今年年景好,这压箱底子救急的钱俺也敢动了么!——妹子别嫌少就是,快拿着!”
因果兰家经济条件差,建设考上大学后,所需费用都由赵家负担。一时间,赵家要同时承担张建设c赵楠c赵琳三个大学生的费用。虽然上大学是公费,无需缴纳学杂费,但书本费c生活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但因赵天鸿c苏颖两人收入较高,所以也能够承受。可果兰心里过意不去,一定要苏颖收下这二百块钱。
天鸿笑着说:“果兰嫂子,你听我一句劝:搞了‘包产到户’,你们今后生产上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呐!——包地时,队里给你家分了多少东西呀?”
果兰撇撇嘴:“分啥嘞?!队里头穷地要啥没啥,只给定下个包产基数。乃蛋儿他大跟他个本家合伙用着头牛,是自家凑钱买下的么!”
天鸿说:“所以,‘好钢用在刀刃儿上’,這钱先拿回去搞生产,等日子富裕了,你给多少都没关系!”
好说歹说半天,果兰才算把钱收了回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