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破灭。
这个曾经号称是“湖南第一村”的地方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04年4月13日,临澧县人民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对湖南鑫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公司)破产还债清算组(以下简称“清算组”)提jiāo的债权人资格及债权额予以确认:确认中国农业银行临澧县支行等123家债权单位和个人符合债权人资格,其所代表的债权总额为44028万元。
2003年12月13日,鑫公司已经以2430万元拍卖给了广东新会德华尼龙切片有限公司,太平村当家企业最终以破产告终。
噩梦并不是突如其来。在鑫之前,太平集团旗下已有一批企业先后破产。随着鑫公司和其他一系列企业的相继破产,太平集团和太平的创富“神话”也随之破灭。
但太平村的村民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骚动。他们有种难得的乐观,“现在政府正在积极招商引资,新的老板也来了,我们不会失业。”
但鑫公司的破产对村民们来说,仍然是个不解的谜。
曾经的“湖南第一村”
要说太平村和太平集团的故事,不能不提吴志泉。
1984年春节,时任杉板乡乡长的吴志泉与村民围坐火塘烤火。听到村民谈起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区区205元,渴望致富却找不到带头人,吴志泉若有所思,夜里辗转难眠。不久,他向组织递jiāo了一份题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辞职信,毅然要求辞去乡长职务,于当年6月回到了养育自己成长的太平村。此举在当地引起非常大的反响。
1984年10月,吴志泉带领村民创办了太平村第一家企业脱水菜厂,当年便实现产值37万元,获纯利6.7万元,并替村民上缴了2.8万元的提留款。
第二年春节,村民纷纷围坐到吴志泉家的火塘边,听他讲发展计划。这一年,太平ròu联厂成立,既解决了农民卖猪难的问题,同时又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冷冻食品加工领域,当年实现利润32万元,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833元。“那时来进货的车都是排队等货。”村民们对当时的火热场景仍然念念不忘。
随后,太平村开始“上台阶”:1986年起,太平村先后建起了太平饲料厂、太平甲鱼食品罐头厂,同时,配套了生猪、ròu鸡、甲鱼养殖基地,率先创立了“龙头联基地、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机制。“太平”随之成为一块品牌声名远播,产品远销当时的苏联和欧美。
据临澧县委提供的材料显示,20年来,太平村共为国家出口创汇3480万美元。最高时,年人均收入7500元。“家家住‘别墅’,子女上学全部由村里负担。”
“湖南第一村”的称号一时沸扬。吴志泉和太平村一起成为创富明星,创业故事被编成报告文学,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标兵人物。
不可能的任务
吴志泉把自己比作一次次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我的前面永远是山”。
上市便是吴志泉和他的继任者心中的“山”。从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整整4年时间,鑫公司都在为上市努力,并在此之前已经作了长期的铺垫。
从1991年起,吴志泉就为兴办年产万吨的涤纶长丝厂四处奔走。在当时省内主要领导支持下,1992年6月,成立了鑫公司的前身湖南中太化纤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太化纤”)。1999年11月,将公司改制为湖南中太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4月正式更名为现在的鑫公司,并成立了包括2名中科院院士和一批化纤行业专家组成的科研所。
2001年3月又控股组建了中太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以高强聚乙烯纤维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相继开发出缆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