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3/4页)  被隐蔽的真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防弹衣、防切割手套等军、民用系列产品。

    “鑫公司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知情人士分析,对渴望上市的企业来说,科技无疑是当时非常时髦的概念,“但是,恰恰是急yù上市让问题暴露出来,加速了太平集团走向困境。”

    为了加紧上市,太平集团举债的额度和速度也开始加大加快。

    1997年,太平集团通过向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信贷机构借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从上海以3300万元购得4条生产线,建起了前纺车间,同时,还贷款从德国引进10台高速加弹机,生产普通涤纶弹丝,并以美元购买,每台折合人民币700万元。

    负责该案的“破产还债清算组”出示的“破产还债清算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清算报告”)分析认为,汇率的变化给鑫公司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原化纤厂创建时购进的进口设备,使用了1000多万美元的外汇,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是1∶5多,现在为1∶8多,由此加重了近4000多万元的负担。同时,在太平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企业还承担了一些社会经济负担。

    “清算报告”称,鑫公司历年来需要偿还的利息达1.2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利息贷款。

    ---------------

    第10节“湖南第一村”(2)

    ---------------

    据了解,从2002年起,银行在预感到整个太平集团的债务危机后,纷纷开始撤出,并停止资金注入。太平集团上市的这座“山”终于没有能够翻过去。

    2003年5月,临澧县审计局对该公司审计发现:截至200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19225万元,负债33062万元,负债率为172%。2003年6月23日,鑫公司正式向临澧县法院申请破产还债。

    “清算报告”显示,在规定的债权申报期内,有121位债权人提出债权申请,共计40700万元,其中利息10002万元;25位债权人放弃债权额72万元。同时,公司账面反映的应收款为150户7577万元,占总资产的42.8%,是破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5个省市,跨越时间长达8年之久,基本上过了诉讼时效。据此,对13家已经破产、关闭解散企业的7299.8万元应收款依法放弃了债权。

    “现在大家都只能在2430万元剩余资产的拍卖中分一点残羹了。”该公司最大债权人的农行方面有关人士不无苦涩地说。

    资产虚设

    除去2000年剥离到长城资产公司的2亿元不良贷款外,鑫公司尚欠农行贷款1.3亿元。

    正是由于是最大的债权人,农业银行常德市分行和临澧县支行专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于去年对鑫公司进行了专门调查。结果,外界的一些担忧和猜测在调查中被证实了。

    在这份《关于湖南鑫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中提到,鑫公司在策划上市的过程中存在“虚假包装”的情况,是造成最终破产的重要因素。

    “调查报告”提到,鑫公司从其前身中太化纤组建之日起就存在注册资金不实的问题,并且在企业想要上市后愈演愈烈。

    1992年6月10日,太平集团与香港中渝公司合资组建中太化纤,分开的注册资本金为500万美元(合2750万元人民币),其中太平集团出资2062.5万元。“实际的情况是,太平集团以38403亩土地使用权作价1500万元出资,”但“由于太平集团未按合同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事实上仍为划拨土地”,“中渝实际到位注册资金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0万元”。此后,1997年3月2日、1998年9月18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