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节的永久场所,但效益不佳。于是,市政府决定与环宇合作,重新改造啤酒城,“把它建成一个迪斯尼似的游乐园”。
据曾参与建设啤酒城项目的人士透露,当时的吴振顺也为青岛市政府做出的项目可行xìng研究报告而心动。报告中提到,啤酒城的门票是100~150元,以每天客流量10万人左右计算,预计两年即可收回投资。于是,他决定合作。
为能赶上1998年7月开幕的啤酒节,啤酒城改造项目在1998年1月28日(正月初一)开工。豪情万丈的吴振顺也穿着牛仔裤亲自上工地干活。
啤酒城每年只在举行啤酒节时红火一阵
在吴振顺的计划里,啤酒城应该是中国最大的主题乐园,在亚洲也仅次于东京的迪斯尼乐园。
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1998年7月8日,青岛啤酒节开幕时,改造后的啤酒城终于建成80%并投入使用。
然而,就在吴振顺准备大把赚钱时,事情却急转直下。
双方的第一个矛盾在门票价格上。
据当时在现场的人士回忆,啤酒节开幕时,青岛市政府要求将门票降至50元/人,以使更多的人能进去狂欢(原定是100~150元)。随后,政府方面又拆开游乐设施的围栏,让进场的人能自由玩乐,而这些游乐设施环宇本来计划另外售票的。于是,“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吴振顺几乎和在场的一位官员大打出手”。
一波未平,双方又在门票收入的分配上再生矛盾。
“合同上没有写明如何分配门票收入,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巨大的缺陷,但在当时,和政府关系良好,谁也没有想到要用合同去具体约定。”环宇方面不无遗憾,他们找到青岛市政府要求分配门票收入,青岛市政府方面却委屈地说:门票收入全部支付了办节费用,办啤酒节亏了,所以没有钱。
双方在门票问题上多次协商,最终也没有结果。这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bào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有地产投资的环宇倍感压力。内忧外患之下,环宇撤回了新加坡,其在青岛的庞大投资计划也基本停止。
于是,啤酒城公司欠下的3亿元债务成为久解不开的大问题,啤酒城也由此一蹶不振。
环宇走后,青岛市政府接管了啤酒城。“每年要开啤酒节了,政府打开门,粉刷粉刷墙壁,检查检查游乐设施。开完啤酒节后,啤酒城又荒在那儿。”一位青岛市市民告诉记者。
---------------
第14节青岛主题乐园破产(2)
---------------
而啤酒城项目的施工单位以环宇未支付工程款,纷纷将其上诉到法院,到2001年执行的要求环宇偿债的案件就达500起,“从几百元到上亿的都有。”环宇的一位债权人说。
环宇认为,是政府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啤酒城公司无法正常经营,最终使债务无法短时间内解决。“青岛市政府在啤酒城内举办啤酒节,每年都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啤酒城公司却分文未得,最终只尽投资义务,却毫无经营、收益权利可言,啤酒城公司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环宇在一份向有关部门递jiāo的报告中说。
青岛市政府则坚持认为,啤酒城公司背负巨额债务在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和政府无关。
再起争端
2001年,环宇重返青岛。此时的青岛市房地产市场牛气冲天,房价一路上扬。环宇当年取得开发权的5平方公里土地,变成青岛市的黄金宝地。崂山区一位官员2002年告诉记者:“环宇的土地180万元一亩都会有人抢着要。”到现在,这个价位应当还会大幅度上翻。
重返青岛的吴振顺似乎平顺了许多。“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