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市仑苍镇,是当地一家生产水暖设备的小工厂老板,他还有另外一个不愿意过多谈论的身份民间放贷者。
信贷收缩
福建泉州这个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人口达630万的地级市,和浙江的温州一样,是近二十余年来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4年7月28日上午,中国银监会泉州监管分局薛育真副局长在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记者的来访。
当记者问及宏观调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时,薛用平稳的语气说:“泉州的产业大部分都是轻工业,基本不在本次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内,泉州市金融机构上半年的存贷款都稳步增长。”
不过,记者辗转得到的中国人民银行泉州支行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第二季度的贷款发放仅12亿元,和第一季度的63亿元相比出现骤减。
存款增长也出现了下降,泉州市金融机构第一季度存款余额为1087亿元,但是第二季度仅增长了20亿元。
“本来第二季度是贷款发放的高峰期。”泉州市一家金融机构的中层人士表示。
实际上,地方xìng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收缩非常明显,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二季度,泉州市商业银行已经停止发放所有的新增贷款。
“由于中、农、工、建四大行贷款发放权上收,他们主要做大客户,低于500万元的单子是不接的,因此中小企业这块市场主要是地方xìng金融机构和股份制银行在做。”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泉州市商业银行,上半年总计发放贷款也仅2亿元。
“在晋江和石狮,第二季度存款下降得比较厉害。”工商银行泉州市分行一家营业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位金融界人士认为,存贷款的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央行收缩信贷是主要原因。此外如受CPI上涨的影响,存货偏好导致了资金需求的上升,负利率也是造成存款流失的重要因素,而民间借贷利率高涨也造成了存款流失。
“有的银行在第二季度时,并不发放贷款,而是发银行承兑汇票,这样既可以不丧失业务,又可以降低贷款额。”
千亿民间资金涌动
就在正规金融收缩的同时,民间金融日趋活跃。泉州的民间资金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不过,2002年底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对民间资金的一次调查显示,泉州的民间资金和银行存款余额数目相当,比例大概是1∶1。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目前泉州民间资金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林来福所在的仑苍镇,离泉州市区约40多公里,和隔壁的安都镇一样,当地企业大都从事水暖设备生产,有“水暖之乡”的称号。
“去年是二分,今年开始就是三分五了。”林来福说。所谓三分五,是指民间借款利息是每月每千元35元,这意味着其年利率高达42%。
“五万元以下的借款一般不用担保,要是更多的话,就要有东西来抵押,或者找担保人。”林来福告诉记者。
在仑苍镇,像林来福这样的放贷者有20人左右,他们手头都掌握着不下千万元的资金。在放贷的同时,他们还起着吸收存款的作用,这基本上是过去存在的农村基金会模式的延续。
资金方为什么会放心把钱存给这些放贷者呢?林来福说,放贷者都是在当地挺有名望和实力的人,其他人一般不会担心放贷者潜逃。
放贷者支付给存款者的利息是一分二到一分五。实际上,一些神通广大的放贷者还通过一种更低的成本融得资金银行贷款。当地农行贷款的年利息最高是7厘左右,放贷者获得银行贷款后,转手放贷,就能够获得高达二分八甚至三分的净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