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步云采取“变通办法”又进行了第二次“直选”:地方政府先直接选举“乡长候选人”,然后上报市委组织部批准,再由乡人大投票选举。
结果,如第一次直选,谭晓秋再次成为乡长。但有谁能知道,这么多年来,号称“中国第一直选乡长”的谭在这场农村政治改革试验中所承受的超重负荷。
由于并不存在竞选上一级政府职位的可能xìng,王怡注意到,作为“不合法”直选试验产物的谭,在现行干部体制内调动升迁的管道就被堵住了。尤其是第二次选举将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组织人事制度结合起来,更使谭在任何一个方向上似乎都失去了升迁可能。
最近几年来,谭的同事中升官的升官,调任的调任,甚至当年在他手下竞选落败的村干部,现今的职位都已在他之上,而谭成了整个遂宁官场中的一个异类。
直选虽然在新都成了一种流行和必须,但步云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新都也同样存在。
现象与本质
应新都区政协主席罗时武邀请,2004年4月,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斌曾撰文指出:在新都领导干部目前不可能全部实行直选,这就必须有干部的正常jiāo流和调配。
而由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直选出的领导干部,他们的提拔、jiāo流和调配又如何处理呢?
谭晓秋两次竞选成功,除他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外,据学者调查,另一个原因是步云乡近几年搞基础建设“负债累累”,有人表示,谭晓秋走了,那谁愿意来承担债务?
---------------
第29节直选不是惟一(2)
---------------
针对新都实验,木兰镇前党委书记黄建华认为,现任书记基础好威信高,领导放心群众愿留,本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直选也易造成问题:该调走的调不了,该进的进不去。
不仅如此,新都的直选实验还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镇党委书记实行“公推直选”,乡镇的其他班子成员怎么产生?如果采取组织任命,党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处理?如果也采取直选,其他成员又对谁负责?
吴斌还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为了得民心,直选出来的党委书记在个别地方可能会对下负责多、对上负责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新都实验是一个漫长过程。因为直选不是惟一,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xìng。
《党章》、《选举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党内规章对于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选举、领导干部的任职条件和资格等方面的严格规定,使得直选受到较大的限制。吴斌认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公推直选”,还需要得到制度上的配套支持。
再则,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老党员比例较大,而老党员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又在逐渐弱化,他们的代表xìng、先进xìng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已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以记者曾调查过的木兰镇为例,共有党员785人,平均年龄54.2岁。其中55岁以上的有405人,60岁以上的278人;从学历构成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竟高达701人。
除此之外,直选必然带来自我宣传、拉选票、贿选等的界定和区分,必然要对参选者进行监督和约束但在这方面,吴斌认为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有些问题李仲彬看得很明白,有些问题似乎他并不急着解决。
对于直选干部的jiāo流、调配,他的解决思路是,直选干部原则上只干一届,干得好的就由区委直接上调;没能上调的,则继续参加下一届的“公推直选”。
只要不许诺、不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