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2/4页)  中国商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雪岩说的最多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所说的“道”,正如他所说的“要从正道取财,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所谓“正道”,是指赚钱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规矩获利。胡雪岩正道取财的内容主要有: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沿正路上走下去,绝不做名利两失的傻事;做生意要把握分寸,不能见利忘义。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不要做得太绝,要给人留条活路。这就是俗话说的“为人不可太绝”的道理。胡雪岩在做人方面有一点很令人钦佩,那就是即使完全有能力置对手于死地,而且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他也绝不把事情做绝。

    胡雪岩到苏州办事,临时到永兴盛钱庄兑换20个元宝急用,谁知这家钱庄不仅不给他及时兑换,还凭白无故地诬指阜康银票没有信用。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自然想狠狠整它一把。

    胡雪岩得知永兴盛在经营上有问题,他们为了贪图重利,虽然只有10万银子的本钱,却放出20几万的银票,已经岌岌可危了。浙江与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将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等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jiāo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这样一来,永兴盛不倒也得倒了,而且这一招借刀杀人,一点痕迹都不留。

    不过,胡雪岩最终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之所以放弃报复,主要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是这一手实在太辣太狠,一招既出,永兴盛绝对没有一点生路。另一个考虑则是这样做法,很可能只是徒然搞垮永兴盛,自己却劳而无功。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愿意做。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胡雪岩为人宽仁的一面。胡雪岩下不得手,足见他所说的“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并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确确实实是这样去做的,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胡雪岩的一条经商准则。俗话说“给人一活路,给己一财路”,从商者都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

    胡雪岩常对帮他做事的人说:“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联络同行,要他们跟着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

    胡雪岩准备开办阜康钱庄,当他告诉信和钱庄的张胖子“自己弄个号子”的时候,张胖子虽然嘴里说着“好啊”,但声音中明显带有做作出来的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胡雪岩帮王有龄办漕米这件事上,信和钱庄之所以全力垫款帮忙,就是想拉上海运局这个大客户,现在胡雪岩要开钱庄,张胖子自然会担心丢掉海运局的生意。

    为了消除张胖子的疑虑,胡雪岩明确表态:“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海运局的往来,照常归信和,我另打路子。”张胖子不太放心地问:“你怎么打法?”“这要慢慢来。总而言之一句话,信和的路子我一定让开。”

    既然胡雪岩的钱庄不和自己的信和抢生意,信和钱庄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伙伴,自然疑虑顿消,转而真心实意支持阜康钱庄。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钱庄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都要归功于他当初没有抢了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谊。

    //

    ---------------

    正道取财,必能赢取商誉(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