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需要别人认识到某一问题时,使用开放式的方法比把事情陈述一遍,接着问“你们同意吗”要有效得多。我们可以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如下的问题”这类陈述为开端,当所有的论据都一一阐述过之后,在得到最终的结论之前,我们还可以继续问问“下面让我们考虑一下还有哪些重要的信息被我们遗漏了”这类问题,来启发听者更多的独立思考。
在那个培训课程中,我曾经参与了给这些经理打分的工作。到现在,我还对其中一件事记忆犹新。一位经理在充当提问者的角色时(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只提了四个问题,每一个都是开放式的,并且很具探查xìng。他很专注地倾听对方的回复,最后非常简洁地把问题总结了出来。“问题持有者”(problemholder)非常惊异于提问者能够把握整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整个问题从谈话的一开始就发生了改变—在这个例子中,正确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回答,对这个真实问题达成了一致的理解。
避免引导xìng的问题
引导xìng的问题既有封闭式的也有开放式的。由于这类问题直接把回答导向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它们常常阻碍谈话中对问题的进一步发现甚至是解决。
l “主席认为我们应该解雇琼斯,你认为呢?”
l “你确定自己你对我们的新任务没有任何疑问吗?”
引导xìng问题的一种变化形式是“话里有话”的问题(loadedquestion)。在引导xìng的问题中,我们自己的观点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话里有话”的问题中,我们的观点会很清楚。
l “你难道不认为约翰的时间观念很差吗?”
l “你为什么不去死啊!?”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开放式问题!
避免限制xìng的封闭式选择xìng问题
比如我们遇到了销售额下降这一问题。限制xìng的封闭式选择xìng问题类似于:
“很明显,我们只能选择降低成本或者增加收入。你倾向于哪一种?”
//
---------------
第三章正确的提问句式(2)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开放式的方式来提问,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让我们来考虑一下所有可行的方法来遏制住这种趋势”或者更好一些的,“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所有可能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最终,通过集思广益,我们知道导致销售下降的根本xìng原因,可能是员工消极怠工或者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这些需要我们制定新的市场战略,比如产品的多样化,而这同样需要以能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提问。
这两种可能xìng都是通过我们“对原因的思考”而得来的。这多少从侧面印证了我们之前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基本的出发点,是要确定真正的、根本的原因,而不是单一停留在如何解决暂时的症状和结果这一层面上。顺便提一下,我们经常把“或者”用在需要做单一选择的问题中,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或者作为两种选项的连接词,也就是说两种选项可以同时选择。这也是我们要避免的一类问题。如:
Q:你是去了电影院或剧院吗?
A:是啊!
运用有洞察力的探查xìng问题
只有当你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时,你才能提出很有洞察力的探查xìng问题。
当你提出了很好的开放xìng问题时,谈话另一方的关键xìng想法实际上已经被你开启了—这正是我们提问的目的。在对方回答我们某一特定问题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提到一些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