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苏幕遮(第1/3页)  四海归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城首屈一指的茶坊,别名望月阁。雅极。

    王孙贵胄往来此间,相传其中百茶之首,颇负盛名。名字极寻常,唤作山水笑,千金难求。

    已是初秋,却见一公子折扇轻摇,笑道:

    “我竟不知,你何时私藏了这等佳品。”

    对面之人并不回答,只开口道:

    “且饮此杯罢。几日未见,聒噪得很。”

    言语淡淡,却是笑意。

    公子像是与其极熟稔之人,眸未一瞬便信口回道:

    “常言‘自心无道怨他人’,此物非是凡品,饮此都未能静心么?”

    这里本非热络之地,十年寂然,此时清幽更甚于往昔。然而莫初云来时,见到的便是如此情形。

    那公子并不十分惊讶,向莫初云行礼过后,只微挑了眉梢,向身畔之人道:

    “世子果真是体贴臣属,眼下边陲战事将胜,全仗世子治军有方。世子方至洛城,便匆匆赶来探望旧部,实是令人感念非常。”

    摄政王嫡子果真于苏氏之事了然,言辞不着痕迹,却句句直中要  害。

    莫初云并未言语,见卿涵身侧那人戎装已除,着寻常洛城女子衣衫。数月未逢,当下不知作何陈词。

    寒暄否。

    关切否。

    不过徒令彼此无言更甚,无有裨益。

    那日苏尧养伤只一两日光景,洛城明王令便至营,着苏帅回洛城复命。

    然大军不可一日无主,此间虽大败燕赵,可仍有多地交锋,尚未平定。故而世子修书一封,详言边陲之境况,命苏尧奉召而返。待燕赵平定,苏帅即往。

    只是这一去,苏尧便再不曾回返。明王有令,边境战乱,苏小将军只留于洛城即可。待其兄功成,可邀往同贺。

    世子则留与边陲,与诸将士共伐燕赵谋逆。世子谋略过人,之前被围困于险境。若非其智其勇,仅凭寥寥几万齐军断难抵挡数倍燕赵精锐大军。

    自问天崖一役后,燕赵元气大伤。虽苏尧暂留洛城,但世子仍留与此间边陲,齐军士气大增。接连数场交锋,世子与苏帅指挥大军,挥师而进。燕赵无可再战,前些天已派使臣来拜,不日即归降。

    莫初云待边陲诸事皆安排妥贴后,方赶赴洛城复命。待拜见明王及太后,处理宫中事宜毕。头一件,便是赶至苏宅。

    太傅久别,不知近来可安。

    然儿不知如何形容,是否一如从前懵懂顽童。

    思遥面冷心热,可改了么。

    还有那人箭伤,不知可安否。

    急匆匆赶至,待莫初云一抬首,望见斑驳门匾上绿苔丛生的斑驳‘苏宅’二字时,莫初云生生退了半步,不由怔住。一时心下百转千回,却无有可言。

    当年自己亲手将苏氏贬谪,如今,如何再见苏家上下。

    若是其罪当罚,自当无尤,那便罢了。

    可当年之事,缘由几何,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

    自古明君,必泽被百姓,施仁爱于天下。

    只是这一切,若是以一家之坎坷逆旅而换得,是否又果真是自己的本意。

    十年诛心,十载煎熬。

    不过弹指一挥间,今朝终是再相逢。

    诛心更甚。煎熬更甚。

    却见那人行礼过后,浅浅一笑,道:

    “谢世子关怀。世子既然来了,还请上座。寒舍略有茶水几杯,不妨暂饮。容侍从通禀,家父随后便至。”

    莫初云不由恍惚,从前自己也曾来拜访,彼时苏尧还是孩童模样,已是初有如今淡然眉眼,手中牵着幼弟,煞有介事道:

    “父亲近来公务繁忙,忙至夜深,此刻方歇息。还请世子此处小坐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