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基辅会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又继续写道:“目前决定要进行作战是愚蠢的”,它将导致“兵力的分散,并使对莫斯科这一关键地点的进攻停滞不前。”

    陆军总司令部自然从一开始就为南方集团军群制定了另外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南方集团军群实际上仅仅负责保障重点集团军群右翼的安全,现在,陆军总司令部已清楚地认识到,南方集团军群由于进展不顺利,几乎没有起到当初所设想的那种保障翼侧安全的作用。

    如果南方集团军群继续向东突击,就必须首先改变北翼不能令人满意的作战态势,与中央集团军群建立联系。7 月底,有两种解决接合部问题的可能xìng。第一种可能xìng是,南方集团军群出第聂伯河突击部,向东北方的哈尔科夫- 库尔斯克方向突击。这样,该集团军群就既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其北翼渡过第聂伯河,也能按计划掩护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第二种可能xìng是,两个集团军群同时发起进攻,使其位于第聂伯河东部的部队汇合,从而解决普里皮亚特问题。这样,也许还能建起一个使这两个军团最后从这里直接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的出发基地。陆军总司令部直到这时仍把莫斯科视为进攻的首要目标。

    希特勒和陆军总司令部就分歧意见所进行的讨论和磋商并不都是客观和公正的。希特勒最后表示愿意达成和解。7 月30日,他签署了第34号指令(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作战处第441298/41号文件,绝密)。据此,北方集团军群要在没有第3装甲集群支援的情况下单独向列宁格勒突击,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并准备进军莫斯科,而南方集团军群则继续进行其当前的作战任务。

    在8 月12日下达的关于第34号指令的补充命令中,对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任务作了如下说明:南方集团军群在乌曼会战后已相当强大,足以赢得在第聂伯河彼岸实施大纵深作战的行动自由,并达到规定的作战目标——克里木、顿涅茨盆地和哈尔科夫,而对基辅的进攻则必须停止。

    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接到这一补充命令之前,于8 月4 日,在位于诺维鲍里索夫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所里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希特勒与他的首席副官施孟特参谋部上校参谋部上校(Obserst im Generalstab)是德军的一种军衔,此外还有参谋部中校、参谋部少校、参谋部上尉。被授予这种军衔的军官通常在高级司令部和参谋部工作,他们均经过严格挑选和专门培训,佩带特殊颜色的领章,在晋升方面优于其他军官。和陆军总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豪辛格参谋部上校出席了这次会议,希特勒听取了中央集团军群各司令官的情况汇报。

    冯·博克元帅和他的集团军司令官们一致认为,必须无条件地继续向莫斯科方向进攻,而装甲集群司令官霍特大将和古德里安大将则请求停止进攻,以使他们极度疲惫的师得到恢复和补充,但这两个装甲集群能分别在8 月15日和8 月16日作好进攻准备。

    希特勒默默不语地听完了他的将军们的陈述,然后开始了他那众所周知的冗长而又充满政治色彩的讲话。他断然拒绝进军莫斯科的建议,认为现在必须占领列宁格勒和乌克兰。最后,他将乌克兰放在了首要地位。他认为,从这里能够得到工业原料和粮食,而没有这些,要想继续进行两线战争是不可能的,此外,他还想通过占领乌克兰来打击和摧毁“对罗马尼亚油田”造成威胁的“苏联航空母舰”。

    在尔后的几天里,各集团军群均在按原计划行动。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自然仍是以进攻莫斯科为中心,只有其右翼的集团军,即由大将冯·魏克斯男爵指挥的第2 集团军,企图夺取东南方向的戈梅利以保障右翼的安全。与此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却在积极准备从已经夺取和准备夺取的桥头堡强渡第聂伯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