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根据这一指令全面变更兵力部署,以打一场人们迄今连想都未想过的会战。
希特勒知道,他的这个指令使陆军总司令部有关进军莫斯科的所有安排都化成了泡影。因此,他故意将指令清楚地表明,他们仅仅是命令的接受者。他不仅仅签署了这个为一般人所知晓的指令,而且还于8 月22日为刚刚下达的指令制定了一个附本,并送达陆军总司令部。该附本的中心意思是,必须将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目标放在首位,莫斯科仅处于次要地位。
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在战争趋于高潮的情况下却成了一个仅仅负责执行命令的机构。因此,哈尔德大将竟奉劝冯·布劳希奇元帅递jiāo辞呈,但这位陆军总司令情愿听天由命,并以希特勒无论如何不会接受他的辞呈为由谢绝了这一劝告。
哈尔德大将在他的私人日记中以“元首本人应比别人对这一段弯路负更大的责任”的话记述了当时的情况,但在下午和晚上,他却和总司令、作战处长一起根据“元首指令”对他们的要求拟定了第一批命令。
这些命令在8 月22日夜间便通过无线电传送到了各集团军司令部,从而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合围战的序幕,这再一次显示了德国总参谋部军官的素养、总司令的战略眼光、部队指挥官的战术水平和士兵的无与lún比的牺牲精神。有了这一切,就能够实现总参谋长8 月24日在其日记里所写下的话。
“……变不可能为可能!”
第三章 向会战地区进军
希特勒的计划与斯大林的失误
大局已定,德国军队没有继续东进,而是挥戈南下了。
8 月22日下午,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同他的作战处处长豪辛格参谋部上校进行了第一次预有准备的讨论,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后来也参加了讨论。这次讨论产生了基辅合围战的第一批预先命令。
8 月22日黄昏,陆军总司令部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以戈梅利地区的所有兵力向切尔尼戈夫实施突击,以切断苏第5 集团军的退路。同时,就第二天的行动下达了详细的命令。命令(作战处第43540 /41号文件,绝密)指出,第2 集团军和第2 装甲集群须从戈梅利- 斯塔罗杜布一线出发,向杰斯纳河实施突击,与此同时,以右翼向切尔尼戈夫推进,“截往红军第5 集团军正在撤退的部队,使第6 集团军顺利渡过第聂伯河”。
陆军总司令部的这第一道命令,旨在协调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这场新的进攻行动,因为这两个集团军群目前仍处于被它们之间的一个巨大缺口隔开的状态。
8 月23日,陆军总司令部又下达了一个补充命令:
“歼灭苏第5 集团军尽可能多的兵力,尽快为南方集团军群渡过第聂伯河扫清障碍。为此,应组成一个最好由古德里安大将指挥的兵力集群,并准备以其右翼越过切尔尼戈夫。”
这样,作战的主要任务便明显落到了一个强大装甲集群的肩上。8 月22日,第2集团军司令部向第43 、13军和第35军级司令部波兰战局结束后,德国在东部边界组建了7 个边防司令部(相当于军级),自1939年10月15日,改称军级司令部。该司令部因军属部队不足,通常只在次要方向上遂行阵地战任务。的共计8 个步兵师下达了准备发起进攻的命令。根据集团军群的命令,第12军和第35军撤离前线,向第2 装甲集群的东北方向开进。
此日黄昏,中央集团军群与第2 装甲集群司令官进行了联系,向他通报了所采取的准备措施。古德里安大将对这个新的进攻计划不甚感兴趣,并强烈反对从他的装甲集群中抽调部分兵力去支援他认为使用在错误方向上的第2 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