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想法和对利弊的权衡。他写道:“要想占领莫斯科,必须击败布琼尼,而且越快越好!”陆军总司令部没有作出反应。这时,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开始采取行动了,9 月4 日,他命令第17集团军在建立克列缅楚格桥头堡之后立即发起进攻,越过米尔戈罗德- 卢布内一线;同时命令第1 装甲集群沿克拉斯诺格勒- 波尔塔瓦一线推进,这样,这位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就将陆军总司令部置于既成事实面前。
陆军总司令部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原因在于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目前还处在危机之中。当陆军总司令部日益清楚地看到,苏联将越来越多的兵力投到杰斯纳河的第聂伯河沿线时,才承担了这场业己开始的会战的整个指挥权。
9 月6 日,作战处处长通知南方集团军群:
“南方集团军群原则上可按原计划实施第聂伯河东部业已开始的作战,然而,陆军总司令部希望尽快结束这一会战,以便使中央集团军群随后的作战行动不致延误太多的时间。”
陆军总司令部从9 月6 日开始以强有力的姿态参预了会战的指挥。南方集团军群迄令的行动,虽然原则上获得了同意,但仍有变化,即第1 装甲集群不向波尔塔瓦方向,而是向罗姆内方向进攻,并在那里与第2 装甲集群建立联系。第17集团军以其大部兵力掩护东翼,只以一个军参加会战。
9 月7 日,哈尔德大将动身去乌曼,冯·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哈尔德总参谋长听取了情况汇报,并与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和他的参谋长进行了磋商。这一次磋商产生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第8 号指令。按照这一指令,部队最终将投入这一会战。指令指出了这次会战的目标:
“……从克列缅楚格、涅斯欣和科诺托普地区出发,以两翼包围歼灭尚在第聂伯河中游和杰斯纳河下游的敌军。”
至此,基辅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歼灭战——才算“正式”开始,尽管参加会战的各集团军都已在会战之中了。德军3 个步兵集团军的大部兵力、2个装甲集群(共计581 辆坦克)和第4 航空队(203 架轰zhà机、166 架歼击机、39架重型歼击机、60架俯冲式战斗机和13架侦察机),与苏军的7 个集团军展开了一场争夺乌克兰的会战。
古德里安大将的第2 装甲集群是这一钳形突击的左翼,不过,该装甲集群只能投入一个军,因为另一个军(第47摩托化军)必须掩护整个左翼。这种不幸的安排根本不是吉德里安的意思,古德里安情愿不顾翼侧的敌人,以他的两个军向南实施突击,以迅速赢得这场会战。但古德里安大将的这种意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因为集团军群司令部不充许第47摩托化军在杰斯纳河以东实施进攻。集团军群与装甲集群之间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有人想解除古德里安职务的地步。
9 月3 日,第2 装甲集群就第24摩托化军尔后的行动下达了一项命令。这项简练的命令称:
“敌人正从第2 集团军左翼前方向东和东南方向撤退,第2 装甲集群应以右翼(第1 骑兵师、党卫军‘帝国师’和第10摩托化步兵师)向该敌发起进攻,第24摩托化军(第3 和第4 装甲师)继续向巴赫马奇- 科诺托普一线突击……尔后第10摩托化步兵师由科罗普桥头向南推进……”
这一天,第1 骑兵师的大部兵力正由戈梅利向这里开进,离此尚远。党卫军“帝国”师目前只有“元首”团到达了阿夫杰耶夫卡地区。“元首”团未等师的大部队到达,冒着飘泼大雨为第二大的进攻做好准备。第10摩托化步兵师在坚守9 月1日夺取的科罗普桥头堡,但3天来苏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德军阵地。负责掩护杰斯纳河以北的翼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