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玛瑙是同一种矿物,其显著特点就是通透如冰,泛玻璃光泽,这也是玉髓与玛瑙最大的区别。由于玉髓的颜值特高,色彩丰富、晶莹剔透,可塑性强,其通透性貌似翡翠的玻璃种,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好的玉髓,主要用来制作首饰和工艺美术品。但玉髓质感梢逊,无翠水,无莹光,见光死,且产量太大,在物以稀为贵的玉石圈里,自然就不值钱了。
红翡绿翠紫为贵,皇家紫、红紫、粉紫、蓝紫(茄紫)和紫罗兰。其中皇家紫最为珍贵,可与帝王绿相媲美,紫罗兰则是最常见、最标准的一种,深浅都有,当它和绿色一起出现时,就是常说的“春带彩”。论起与紫罗兰翡翠的相似度,无论是色泽还是质地,紫玉髓都首当其中,也因此成为造假的第一名,商家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冰种紫罗兰,要价几万。
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都不缺骗子。绿玛瑙,染色伪装成翡翠;东陵玉,励志模仿翡翠;汉白玉,冒充阿富汗玉;米黄玉,大理石派来的卧底;新疆岫玉,仿冒和田玉;黑曜石,假冒墨翠,等等,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大家都说玉石水太深,因为运作能力和投资模式,太强悍了,一般人望尘莫及。行内感觉名气和信誉,都让投机商给玩坏了。好的商家,确实非常的讲良心,但良心再好的商家,也不可能阻止那些不做良心生意的商家,一波推一波的热炒。古董商也只是商人而已,以倒买倒卖古董为业,坑蒙拐骗,颠倒真假,也是最费脑子,最玩心机,最耍套路的一行,全靠着一张会忽悠的嘴,先将清水搅混浊,再浑水摸鱼。再说呢,古玩行“传统”的“规矩”,就是低买高卖,诈骗无罪,货钱两讫,落子无悔。曾经内敛、低调、文雅的古玩,都有价无市了,为什么还炒这么夸张的价格?明白人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不明白的人,还指望手中“天价”接手的高端“古董”,也能上拍卖会“风光”一把,“红火”一时呢。
无论是全世界,还是单个国家,认知平庸,活在陈规流俗里一辈子无法自拔的人,都要占人群的大多数。他们喧嚣吵闹,看起来俗不可耐,可他们也在努力地工作,坚韧地生活,还想活得好一点,过上富人的生活。广大民众容易被社会现实推着走,容易被利用,容易被扭曲。(回想一下,66年至76年之间发生的事,及原因,过程,后果,谁爱害,谁获利)。他们身处财富链的最末梢,却相信最闲话、管闲事”。有人求着要它的时候,才慢腾腾放手,“退让不争,万事从容,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一来,就赚钱了。古玩越玩越值钱,就是这个道理。人活着不就图个乐哈哈,笑呵呵么!
大收藏家,富贵都已经刻在骨子里,双眼早已看不见钱,都是精神上的大富翁,物质上的贫贱者,然而保护民族文物的功德,却无法估量。暴发户,基本都缺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甜言蜜语必有诈,良药苦口利于病。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坏话,是大部分人的弱点,这无可厚非,毕竟有钱人不甘愿“穷酸”文人对自己指手划脚,半句忠告也不肯听。在收藏圈,忠言逆耳,实话得罪人,良药苦口,真话不接受,这是观点从众和态度审慎的差别。况且揭穿骗局,就得罪小人,而新手却相信骗子,反倒左右不是人,两边受冤气。因此,古玩圈大多数的行家,都选择了缄口莫言,不干那“费力不讨好,还讨嫌,还取辱”的傻事。若没有玩的气度,没有古人的文化,没有专业的知识,只想着“捡漏”赚大钱,即使有万贯家财,到头来也只是破烂一堆,“宋代的”只是接底的,“东汉的”只是尿泡的,“西周的”只是上周的。这种人搞收藏,也只是徒增笑料,归根结底还是不够聪明,才智不足,没有摸透那些行家不会明说,只能意会的潜规则!高山流水必定曲高和寡,风花雪月不是罗卜白菜,琴棋书画不能传宗接代。所以说,古玩不适合普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