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拉到舅舅手,闻见母亲香(“神眼”步法追踪术)(第7/16页)  我的东海我的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留下的脚印,由于地面比较潮,泥土易碎裂,脚印的边缘往往不很清楚。

    舅舅啊,您这个技术,是跟谁学的啊?有个马玉林的,赤峰神探,您认识吗?

    小时候看了本书,好像叫什么神眼。

    呵呵呵,大军厉害啊,我就是跟他,马老师系统的学习过,但我不是他亲传弟子。

    舅舅仿佛遇到知音,高兴的,像小孩子。

    舅,能讲讲马老前辈的故事吗?

    妍儿请求说。

    好的呀,我国步法追踪的创始人——马玉林

    我国的步法追踪术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公安局马玉林首开先河并随之进一步发展。马玉林(公元1906~1981年)幼家贫,12岁给财主家扛小活c放羊。放羊时习练辨踪c码踪本领。他虽未念过书,但很聪明,他以羊的大小c肥瘦c毛色c特性等体征为依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c比较c琢磨,练出一手看蹄印,就能联想出羊的体态特征的硬功夫。所以他放羊很少查数,只要跟在羊群后面看蹄印,便知是否丢失,或丢了哪只,顺蹄印追踪,不论远近,准能找回。从此,他除常常找回自家的失羊外,也常帮助乡亲们找回丢失的牲畜。

    由于他对踪迹有异乎常人的敏感,渐渐地不但能追踪牛c马c羊,对人的脚印也极感兴趣,通过辩认人的足迹,就能判断出人的性别c身高c胖瘦c年龄c体态。

    1959年农历腊月廿九日夜里,赤峰市公安局接到水地乡供销社分销店被盗报案,侦察人员在现场发现两种可疑足迹,追踪到门外就杂乱无序了。大家向刑警队长史海滨推荐马玉林,于是把他请到现场,他量量两个足迹,反复端详c琢磨,天刚一亮便开始追踪,一直追到另一村庄的一家门口,结果院内确有两个男人,公安人员经过交代政策,罪犯坦白了作案经过,起出了脏物。因此,50岁出头的马玉林,被吸收到市公安局刑警队当了一名刑侦队员。

    长期的码踪实践,他头脑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辨踪经验,从脚印的轻重c步态c步幅c虚边c压力c带土等情况,即可分析出人的性别c职业c身材c习惯c年龄c身体特征等,而且在沙土上c硬地上c草地上c水上c砾石地上c雪地上c河水中c雨天如何辨迹追踪,都摸索出了规律,形成较完整的步法追踪技术。因此,马玉林名噪遐迩,辽宁的朝阳c锦州c内蒙的包头以及河北c河南c山西c山东c陕西c宁夏c青海c广州c南京c上海c武汉都曾请他和他的助手苗春青去协助破案或送来单个足迹要他们推断罪犯特征。

    1964年国家公安部把马玉林和苗春青请去北京,研究步法追踪技术教材,组织一次技术表演,受到公安部领导的赞扬。

    马玉林曾多次被评为市c局的先进工作者,内蒙公安厅曾授予“追踪能手”称号。1981年1月因病去世,卒年75岁。马玉林同志在创建和普及我国的步法追踪技术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自公安部唁电

    根据他的事迹,曾有作者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神眼》c《神眼马玉林》。又以他为原型,拍制了6集电视剧《神眼》。

    舅舅啊,其实,外国的土著,也有这门技术的。您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啊?

    想到有一次,看到一个新闻,我也来了兴趣。

    呵呵呵,你说说看,我们比较比较。

    舅舅,更开心。

    呵呵呵,军儿,你看的书,可够杂的哦,好佩服哦。

    妍儿,很喜欢和欣赏的样子。

    嘿嘿,我只是听说,可咱不会啊。

    澳大利亚土著有许多奇特的本领,追踪术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这种原本用来追寻猎物的独到本领,帮了澳大利亚警方不少的忙。世代相传的绝技土著追踪员的高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