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领是怎样学来的呢一个家喻户晓的追踪员伊甘说:“像大部分土著文化一样,这种本领是靠口传和示范传授的。”
这个身材高瘦头蓬乱白发的追踪员在他的帐篷边,一面说,一面用手掌c手指和指关节在沙地上制造各种可以以假乱真的人类c袋鼠和其他动物的足印。
他说:“以前在部落时,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我的,他们在软地上画各种图形,教我辨认。”
伊甘6岁时随女族人外出,跟着蜥蜴和小蛇等小动物在地上留下的蜿蜒的足迹前进。10岁时,他获准参加男族人的狩猎队,追踪较大的动物。
他父母指着地上轮廓分明的深陷兽足印告诉他,这是一只跳跃前进的袋鼠留下的足印,旁边那些较宽大的痕迹,表示这些袋鼠曾用尾巴支撑身体,在那里吃食或悠闲地走动。
后来,为了参加成人典礼,他又学习追踪人类的脚印。他说:“人的脚没有两只是相同的,脚趾c脚跟和脚板的形状以及脚印深浅都各有差异。”凭着这种本领,伊甘协助警察抓了不少罪犯。
有个名叫比利的土著杀了人,带着狗逃进了丛林,比利自己也是有经验的追踪员,懂得如何隐蔽自己的行迹,而且相信他那只狗留下的爪印会和野狗留下的无数爪印混在一起,令人无法辨认。
但他没有想到,伊甘锲而不舍地追踪那只狗的爪印,18天后,他终于被伊甘追到。
一名警察为了能学到伊甘的本领,也想测试伊甘的高招,就和伊甘订了一个计划,要伊甘在沙漠深处找到他。伊甘笑着说:“你尽管耍花招骗我吧!”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和伊甘以及伊甘的妻子c三个小孩一起,坐一辆卡车前往200公里远的一个干旱地区。
接近正午时,伊甘和这名警察约定:“我驾车离开,一小时后回来找你。你可以随便去什么地方,设法不让我找到。”说完,他就和妻子c孩子驾车离去。这一带四顾茫茫,除了有些灌木和刺草丛外,什么也没有。红沙上有一层薄薄的地壳,比较软,每走一步都会踩出清晰的脚印。“不能太便宜了他,该找硬地走。”警察心里想。
前面有座小山,没有沙,只有光秃秃的岩石,他走近那座小山时,故意绕道而行,像是改变了方向似的。登上岩石之后,他在一小摊一小摊的沙石中间小心翼翼地前进,又刻意避开松动的石头。
走了几百米,他认为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到达岩石边缘时,他又改变方向,再向远方那座山前进。每隔几分钟,他便转身走一次回头路,而且总是在塌陷的蚁丘间迂回而行,或者穿过茂密的灌木丛。
两个小时过去了,他实在忍受不了沙漠的干燥,就躲进了一块大圆石背后的阴影里休息,正当他在观看脚下一群觅食的红蚁时,突然一个人影出现,遮蔽了蚁群。
他抬头一看,啊,伊甘的手里拿着一小截无脉相思树枝笑着说:“你经过它时,撞断了它,它使我知道你在那边改变了方向,越过了那座小山。”
嗯,他们的技术,其实和我们差不多。
舅舅轻轻的说。
舅,现在我们发展到哪一步了啊?
妍儿是刑警,她更感兴趣,是怎么实际操作,而不是像我,仅仅是兴趣。
一九五九年开始,公安部和内蒙公安厅发现和总结了以马玉林同志为代表的民间“码踪”经验,通过认其考察与研究,推广和普及了“步法追踪”技术。“步法”是人行走运动的习惯性规律。它所研究的步幅c步态,都反映了行走过程中脚对地面作用力的特点。这就抛开了鞋底形象特征,抓住了每个人长期形成的落脚c碾压至起脚各阶段的运动力特征,因而达到了认定或否定行走人的目的。至六十年代,发展成我国独特的“步法检验”技术,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