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药品行业没得到长足发展,倒是给药品做广告的宣传单发展成了香江三大报之一,得了个报业大王的称号。
胡文虎死后,由其子胡蛟接管报社,后来由于东南亚的事件(怕被河蟹,有兴趣的可以了解百度一下),《星洲日报》被外人接管。
胡仙闪亮登场,其少时熟悉报纸,但并不熟悉报业,也无此兴趣。如果不是三兄胡好死于空难,香港星报的重任,大概不会全压在一个少女柔弱的肩膀上。
胡仙接管报社后,以先父的办报原则为底气。她重修的办报宗旨是:“一份能够赚钱的报纸,就是一份好报纸。”
她推行“事业部制”,层层负责,层层包干,指标落实,定期考核。实施后的第一年,各部门的利润翻番。员工收益增加,对胡仙刮目相看,众人说:
“这姑娘比她父亲厉害。”
她把报纸同时销往台湾,同时也是香港唯一能卖入台湾的报纸,并增发欧美航空版。后来采取比飞机更快速的办法,利用通讯卫星传递,当日在纽约、伦敦、巴黎、堪培拉等地开印。若论在香港的销量,星岛逊于东方、,明报;若论在世界的总销量,星岛日晚两报,销量高达100万份。1962年,胡仙独资创办《快报》。
星岛的利润逐年上升,1973年,报业税后纯利1500万港元;进入77年,报业年利润逾1亿港元。这样的业绩,连欧美一些大报都自叹弗如。
1972年5月,星系报业有限公司改名为星岛报业有限公司,胡仙仍任董事长。公司于6月上市,每股面额2港元的股票升水卖6港元,购者如云。胡仙持有公司的867%股权,按高峰期市值计,她的股权值4,3亿港元。
位于港岛北角的星岛新闻大楼,实用面积1915万平方英尺。胡仙高高在上(办公室在顶层),管理着销量百万份的大报,还大举进军房地产。
胡仙兑现了她的理想,她身家富有,一度被称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