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众里寻她(第1/3页)  宿命之天下一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佶呆呆地坐在龙榻上,面无表情,心底却不能平静。

    看着元妙一点点的离开,赵佶心中竟然萌生了杀人灭口的冲动。这老道知道得太多了,如果他将消息传出去,定会动摇民心,令群臣不满,可是朕怎么能杀他呢?他也是为朕好,为朕的江山着想,何错之有。

    赵佶想了许多,最终还是决定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去看看河里冲上来的宝物,凡事皆是这宝物引起,也许能在宝物身上有所突破,化解危机。

    天河岸边,聚集了很多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昨日被洪水吞噬生命的百姓的亲人,众人翻开黑色的泥浆,寻找遇难者的尸体,时不时的就传来一阵哀嚎,又有一个尸体被找到,没有了生命迹象。

    靠近河堤处,一队官兵,大概百十来人,他们紧紧的围成一个圆圈,冷淡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皇上口谕,速将天河宝物运抵艮岳。”一人一骑,侍卫打扮,传令后和众人合力,将宝物抬起,装上牛车,缓缓启动,直奔皇城。

    三日后。

    赵佶这几日的心情格外好,同时也食欲大增。到现在他才知道,做一个凡人也是快乐无穷。皇宫的御厨们做的饭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大大地满足了他的食欲。凡人都知道美味能让人快乐,但是以前的赵佶却不是,即使皇宫御厨做的菜,他也只能用审美的角度去评价,因为他完全体会到美食的乐趣,食如嚼蜡。

    早膳过后,赵佶破天荒的上了一次早朝,要知道赵佶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不上朝了。众大臣听说皇上上朝了,无比惊讶,都以为皇上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想起来上朝了。但是大臣们没有怪皇上的意思,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皇上根本不用上朝,国家大事从不耽误。所有的一切事物都皇上的掌握之中,上朝反而显得多余。

    赵佶听了一些大臣们一些启奏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老调重弹,没什么新意。不过一个大臣的奏折却引起赵佶的注意,奏折的内容是完颜金有意示好大宋,要和大宋联手征讨耶律辽,并承诺,一旦灭了辽国,答应归还大宋燕云十六州,赵佶当场批复,此事可行,因为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大宋心底的痛处。

    退朝后,赵佶不做耽搁,回到了他的私人皇家公园。天河中打捞上来的宝物,通体黑褐色,长不足一丈,宽约一尺半,表面坑坑洼洼,极不平整,此时,早已运到了艮岳。赵佶找了一些有见识的工匠,但是三天时间仍然不能断定此为何物。

    这宝物像玉非玉,因为材质和石材类似,但是这些工匠从来就没听说过有黑褐色的玉,而且还有木头的花纹,更奇怪的是此宝物异常的坚硬,普通的工具很难在上面留下痕迹,这可难倒在场的很多工匠。

    自从这块宝物被搬到艮岳,赵佶又不上朝了,他把手中的大权几乎完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桓,众大臣对他的这个做法表示不解。

    赵佶变得清闲了很多,他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对着那块石头发呆。

    两年的时光就这样悠闲的度过。

    一日,赵佶得到一封书信,书信没有署名,信的内容只有一行俊秀的小楷——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赵佶看着这封匿名信几个时辰,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几日后,两名工匠进入艮岳。那块已经尘封一年的宝物,终于又被再次打开,而今,此宝物不再是刚“出世”那样的坚硬,只要用锋利的刀,完全可以勉强刻画。

    十月,一片黄叶缓缓飘落。

    “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果真是一把好琴,通体灵光,无弦自吟,只需抚摸,似乎就能听到琴声。朕给此琴赐名为‘一天秋’!”赵佶激动地说道。

    原来,赵佶找到两个工匠,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把那宝物改造成了一把古琴,另外在工匠的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