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一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第3/6页)  宋时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还,再见到这幅画时,禁不住悲从中来,想到他在黄州的四十五岁到五十岁地五年,想到他在惠州的五十九岁到六十二岁的三年,想到他名义上在儋州贬谪的六十三岁到六十六岁的四年!

    他用颤抖的手,在画像的旁边留下了以下的话:“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时新年,辽国新皇任命乌古部节度使陈家奴为南院大王,南院宣徽使、汉人行宫都部署萧常哥随后出使宋国,向宋国告哀,并宣告辽国新皇登基……这位使者刚刚上路,正在向顺保寨赶去。

    历史稍稍有变化地是,陪同苏轼北返地人群中,除了苏轼在海南教导的一群弟子外,增加了一群广东学生,还有潘大临这位宋朝狂热“追星族”地存在。而潘大临出现在苏轼身边,也有了新身份,这位昔日酒店老板现在头上多了个官衔:广南东路客司使。这官职相当于现代“省委接待办主任”。

    身处顺保寨的赵兴不知道潘大临未经赵兴同意便随同苏轼北返,他眺望南方,悠然神往的回答:“啊,值得欣慰的是:文字狱时代过去了。我老师在广东写的诗词也可以刊发了。这些诗词,当初曾在倭国高丽引起大轰动,但在中原反而不得予闻……且等我回去,定将老师的诗作刊发天下。”

    王师儒理了理衣襟,作出正冠的动作——这是古人的礼节,表示自己的崇敬。

    赵兴马上注意到王师儒的衣襟是左衽的,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王师儒很快发现了赵兴的关注,尴尬的一笑,转移话题说:“吾国学子每常听苏公大作,最佩服的还是那首‘大江去,浪淘,千古风流人物’……做出这样的千古绝唱,数风流人物。唯坡仙而已。

    我常听说贵国大臣攻击苏公喜好奇淫技巧,我每每不信。但今日见了广东官军,果不信然。连你这个苏门弟子都好摆弄奇技淫巧,想必坡公的造诣更加深厚。

    我大辽也常传说广南是妖魔之地,服饰妖,行为妖,说话腔调妖,现在看来。连使用的武器也仿如妖魔临世——刚才你们就在玩火药吧?我原先听说这武器是禁军用来表演地,没想到它威力如此骇人,有此神器后,宋军装神弄鬼的功夫大涨。”

    王师儒说“宋军装神弄鬼的功夫大涨”,实际上,他隐含的意思是:宋军保密功夫做的够足,一直忽悠辽国人说火药仅仅用于戏剧表演,为此保密了80余年。没想到它仆一亮相,就克制了辽人引以自傲的骑兵。

    赵兴没有解释他的火器与朝廷火器的区别,他表情很谦逊,很老实地回答:“王大人客套了,本官自从领兵以来。百战百胜,唯独在辽国打了一个平手,说起来是本官能力不足,当不起王大人的夸奖。”

    赵兴这话貌似谦逊到了极致。但骨子里也是骄傲到了极致。

    王师儒嘲笑苏轼喜欢摆弄秧马、龙骨水车、显影液等等“奇技淫巧”,嘲笑宋军装神弄鬼隐藏火器威力。赵兴则“谦逊”的表示:自己自从领兵上阵以来,所向无敌,与他交手过的人不是灭国,就是被他折腾的叫苦连天,但他在黄河岸上“偶然”遭到了辽国正规军的“国家抢劫”,“仓促”之下草草应战……

    然而,在这种难以想象的险境下。赵兴却以一支建制不完整的军队,外加几名家丁家将,挡住了辽国数量超出一倍地骑兵,在整个战斗中,他先是展示了阵地战手法,而后又展现了野战、反击战,攻城战。

    他所谓的打个平手,是反过来打劫了辽国一个县城。并把这一个县城的百姓都迁往黄河入海口。

    这样的战争。对方认为是个平手之战!

    这话听的王师儒直想吐,他冷汗淋漓。带着难以置信地目光,似乎无法想象赵兴的无耻,颤颤巍巍的问:“赵大人,以三千散兵游勇,抵御我信安军、崇义军、广顺军三军精锐,相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