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长信宫(第1/3页)  天刀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奚思明除了学问上让敬不违赞叹不已,就连武功其实也要强于白鹿书院的其他学生。

    毕竟他来自汉州那个文宗之地,大家的平均水平都高。而且地处中原腹地,佛道儒及诸多顶尖门派高手扎堆的地方,天才鬼才层出不穷,就连大部分的英杰榜中人也都在那里生活游历,因此他这种长于学问的儒家弟子自然就不起眼了。

    可是把他放到西州,立刻就显眼无比,鹤立鸡群的情况下就成了学子们眼中无法匹敌的对象。因此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已经闻名全书院。

    奚思明本人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让认识他的人都如沐春风,兼且为人大气,对于白鹿书院中想向他请教学问的学子们都来者不拒。所以短短一旬之间,就已经受到阖院年轻学子的敬佩爱戴。

    其实这也是因为本地书院实在太少,缺乏竞争的缘故。白鹿书院聚集了西州最顶尖的一批学子,可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与其他高级书院交流。除了见识较少,为人也比较单纯,现在遇到了比自己高明的人,也基本没有生出什么嫉妒或龌龊,反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向对方学习。

    这也算是敬不违教导的好,正所谓以身作则,敬院长本身就是一个正直严明的人。而且更为珍贵的是,他很善于调教弟子的品格,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哪怕他的学问根本不入汉州鸿儒们的眼睛,但在他的教导下,白鹿书院的弟子们绝大部分都能算是符合儒家对弟子的品格要求。至少在这一方面,他们的平均水平要比鱼龙混杂的汉州儒生好得多。

    总的来说,奚思明很轻松的就融入了白鹿书院。而且以他的学问来说,只需要自己沉淀思考,已经并不需要敬院长教导什么了。相反,他带来的汉州最新的理论和思考,很是充实了书院渴求知识的学子们的心灵,就连敬不违也常常与他坐而论道,甚至还邀请他为书院年轻人们讲学。

    儒家不像佛道之流那样以师父徒弟关系来明确传承,而是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个老师会有许多学生,一个学生也不会只有一个老师,这亦是孔夫子留下的方式。

    不过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在一起争了这么久,显然也会自觉不自觉的吸收别人的优点,至少在佛道儒三家的理论上也能看出他们又互相借鉴的痕迹,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过融汇三家的大能。

    相比师徒关系,虽然儒家的方法能够让自家的学说更大规模的传播,但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少了一些亲密感与信任感,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总会存在一定隔阂。因此为了防止老师不信任学生而藏私或学生不信任老师而背弃,儒者们就会寻找资质优异的学生作为自己的亲传。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师徒关系,只是称呼的不同而已。而儒者们最核心的学问和本事,也基本都只会传给这些遵循自己理念的学生。

    敬不违身为书院院长,理论上是书院所有学子的老师,但也照样还是有些亲疏之别的。以他的为人,倒不会对学生们藏私,他会把基础乃至更进阶的学问公平的传授给大家。

    但每个人资质不同,想法不同,他也自然只会把自己的核心思想传授给那些真正认同自己且有能力学习的亲传学生。而现在他还留在身边的亲传只有两位,正是蓝祖颜和宁德海。

    说起来,这两位年纪轻轻却资质不俗,二十出头已经是先天境界,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被敬不违寄予厚望。只是因为生在西州,所以获得的教导比不上中原之地的士子,否则以他二人的天资,扔到汉州应该也不会泯然众人。

    敬不违也明白一直在西州呆着不会有出息,因此就打算让二人去中原求学。他本人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汉州也算有一二人脉,到时候能够推荐过去,也不算是辜负了他们的才华。只不过他认为这两个弟子还太年轻,性子并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