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府院医馆(1)(第1/2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队人马前呼后拥,出了长安城雍门汇合了自己在禁军中精挑细选的骑兵。这些军卒都是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绝大多数人家里一贫如洗,年龄都是在20岁左右,聪慧壮实,大部分都是代国人。站在队伍前,整了整衣冠,“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亲兵,我的部署,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谁,也可能对结束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愤懑,但我要说,跟着我你们不会错,你们的家小由我养着,你们的训练由我亲自负责,你们的后事也由我负责到底。你们只要跟着我刻苦训练,认真值役,三个月后,你们就是大汉最强的骑兵,一个可以傲视三军的骑兵,你们有信心没有”,“有,有,扈候威武,扈候威武”,呐喊声之大估计十里外的未央宫都能听到。“出发,鄠县”。一个靠着北地边境军功上来的校尉担任了这些人的头,因为仰慕欧阳轩在演武场的作为,放弃了禁军600石的校尉而自愿跟随做部署。还有一名校尉也是同一个理由,原来李广手下的什长,也跟着一起加入了这支私人队伍。

    队伍完全按照行军制度进行,前路有先锋,后路有断后,侧翼有呼应,探马放出5里。在鄠县有县令迎接,并亲自引至封地。现在欧阳轩有7000户的封邑,面积达到了鄠县的一半多。封地府院的位置在最南边,一个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地方,有一条河从西侧流过。府院北侧是一个大村子,主要是军卒的家小和几个作坊。

    聂聘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各家的土地基本调整到位,围着府院六个村落都是军卒亲眷,每家分得的土地都是河边的上等好地。封地里还有一条来往陈仓的驰道,这里是未来丝绸之路进长安的必经之路,在驰道边上正在建一个1000户的镇子,打算出租给商人或者封邑里的佃户经商之用。

    来之前为府院起了一个名字:终南山庄,占地有近五百亩,整体像一把弓,弓背就是秦岭山梁,弓弦是北侧的村落,因为有涝河通过,当地人称为涝峪庄。山梁上有土夯的五米高的护卫城墙。山梁的南侧就是兵营和训练场,在向南就进入了秦岭深山区。这里后世欧阳轩来过多次,也是户外爱好者最喜欢去的金龙峡风景区。“碧山银瀑醉,奇峰怪列游,仙潭水通幽”,这是欧阳轩和鄠县县令来看府院位置时留下的词句。

    聂聘和他老婆似乎比欧阳轩更喜欢这里,想要在峡谷里修个房子,欧阳轩没同意,这个年代可比不得后世,虎豹熊狼很常见。这不今天就有头熊很是不长眼,大队人马面前居然拱院墙,没说的,正好也是给这些未来的亲兵一个下马威,一只弩箭从眼睛位置直直的插进脑袋。别克和古丽兴奋的跑过去拖熊,最后的结果就是熊皮破了两个长口子,熊尸体还在原地。两个家伙是聪明的,叼着着两个校尉的衣角,用一种无助的眼神看着他们俩。没说的,100个身强体壮的家伙下马,扛着熊尸,别克前面带路,古丽在旁边监督,进了院子。

    熊掌卸下来,其他的让士卒自己处理。留下守卫值班,其他的士卒由专人带去营地。院子里前院两侧有二十几棵茶树,也不知道聂聘是从哪里找到,怎么运过来的。现在虽然叶片枯萎,看样子是成活了。四个茶匠欧阳轩用了快一吨的嫩树叶教会了他们炒茶和发酵茶,现在已经派往益州收茶,还有十几个年龄大点的孤儿跟着他们一起去学炒茶,明年将奔赴江浙一带。

    建筑都是双层结构,用的是火墙取暖的方式,窗户用的是专用的厚纸。玻璃还得等磁窑建起来,在考虑,现在缺少的就是瓷土,陶匠正在京畿地区寻找,已经有些眉目。整个院子有两处亭台在院中间,遥相对应,风格各异,东侧的是双层的木质亭阁,周边果木林立,曲径通幽。西侧则是青砖绿瓦红廊的土木亭廊,恢弘大气,有竹林掩映。欧阳轩没有选择在后院住,而是选择了在中院一处双层的院落,建筑用的是福建圈楼的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