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3/4页)  华夏圣帝大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告诉大家,想学制箫的人下午收工的时候到河边砍上几根细竹,晚上到我家来学。

    众人高兴地散开离去。

    这天晚上,那些愿意学制箫的人都相继来到重华的家里。

    教者尽心,学者用心,在重华的耐心教导下,这些笨拙的农人竟然都学会了制箫。

    这可是开天劈地的希奇事,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

    终究是人多力量大,一个晚上的功夫就制成了三十多具,来的人每人不但都有一具,竟然还有多余的。有人提议,将那些余多的箫就存放在重华的住处,等以后有人再来让舜分配。这个提议很好,大家异口同声赞同。

    晚上散伙了,那些农人们每人拿着一具自己亲手制作的箫,从重华家里出来以后,一路吹,一路走,整个山村的夜空回dàng着悠扬的音乐之声。

    自此之后,历山的人个个都非常敬重重华,邻里间的争斗执都要请重华去裁判,重华的话大家都很佩服,都听他的裁判。

    重华初到历山,就显露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那高尚的德善思想开始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生根、萌芽,他那卓越的教化能力从此充分的显现出来。历山这个古老而愚昧的村落从此开始发生变化。正可谓:“化愚顽而归良正,脱俗见而遵新化。”

    重华勤快,加之有大象帮忙垦荒,有鸟儿帮他耘田,不但拥有了好多田地,田里的草也被除得干干净净。

    在家的时候,重华就是个最好的庄稼把式了,现在,田地好了,他管理得更细,庄稼的长势很茂盛,历山之人都很羡慕,纷纷前来向他请教。重华不吝赐教,手把手地给历山人教稼蔷。

    面对历山的变化,重华心里非常高兴,但当他一想起自己得罪父母,只身远窜,不能事奉的家事时,不由得满腹惆怅。特别是当他看到邻居之人,一家父母、兄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自己则零丁孤苦,有家不得归的时候,却觉得非常伤心。

    第九回 回家探亲 [本章字数:2502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22 07:05:35.0]

    ----------------------------------------------------

    第九回 回家探亲

    一日,正在秋收之际,重华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他的那个痴呆的哥哥。一想起他们,心里就特别揪心,禁不住仰天放声大哭来。痛哭一会儿之后,随口大声哀叹道:

    “涉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

    哀叹一会儿,心里就萌生了一定要回家去看看自己的亲人的念头。可是,父母现在是否还在生他的气吗?他不知道,回与不回,一时却拿不定主意。

    过了几天,良心的谴责使他实在呆不下去了。做为人子,是应该尽孝道的,可怜的大哥是需要他照应的。不能在这儿继续呆下去了!想到这里,他便下了决心,回家去!

    过了两日,他把收获的粮食粜给了历山人,换了些轻便的食物、物件,准备带回去供养父母。

    一但决定回家,他就归心似箭。临走之前,他把门户jiāo给了邻人照看,把行李物件捆了一担,挑起来就往家里走去。

    好在历山离姚墟不远,大约也就六十多里路,他扛着行李走了三个多时辰就走到了村口。

    走到村口的时候,虞舜的心里却忐忑不安起来:如果进了家门,父母再不容留,该如何是好?心中踌躇,两脚不前。正在不知所措之时,迎面走来了秦兆。

    见到了秦老,虞舜慌忙放下担子,上前施礼。

    秦兆见了虞舜,心里很高兴,说道:

    “仲华,你可回来了,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