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华夏圣帝大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已成为夏王朝最主要的渡口。夏王朝以晋南、豫西为中心,诸多活动都要从大禹渡来回渡河。《中华辞海》:“夏族的起源与搬迁:夏族的迁徙极有可能是从汾浍、安邑的中心地区沿此通道南下至黄河边,再经大禹渡等渡口过河而达‘南河’‘禹甸’等地。夏王朝中晚期,再统治范围扩大,但始终以豫西、晋南为中心。”)。

    治理共水之后,禹便带着民夫去了龙门山(山西河津县境)。龙门山的北面是从极之渊。阳纡大泽,水深亦宽,一望无际。雍、冀二地的水患根源就在此地。如不凿通,那水势仍旧宣泄不畅,随时都有可能泛滥成灾。于是,他安排苍舒、??二人组织民夫,动工开凿龙门山。

    一切安排完善以后,禹沿水流北上,到了孟门山(柳林县孟门镇境,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淮南子》:“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年)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祭祀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的庄王山麓禹王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这里亦是他父亲流过血汗的地方。为了慎重起见,他沿山脉水势再观测了一番。决定在山口的南边向南开凿一条山川,让孟门山上喷下的水顺着山谷中间泻下去。

    历经了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疏通了九条水患严重的支流河道:最北边的一条川位于河北献县东南,这条川难度极大,屡凿不成,徒夫震骇。文命给这条川取名为徒骇河(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北呈窄长带状);第二条川位于河北省南皮县西北,叫太史河(古九河之一,《书疏》“李巡曰,禹大使徒从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即今河北省东光之产经jiāo河之南,《齐乘》“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皆沮洳沙卤,太史等河,当在其地。”明一统志云南皮县北。);第三条河叫马颊河,位于现在山东省德县之南。这条川的地形上高下突,形状如同马颊。大禹给其取名马颊河(禹疏九河之一,水直入海。该河上广下狭,状如马颊,因以得名。起源于河南省濮阳县金堤闸,经清丰、南乐、河北省大名县,在莘县沙王庄进入山东省境。经莘县、冠县、聊城市、茌平、临清市、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在无棣县黄柏岭以下流入渤海。);第四条河叫覆釜河,位于山东德县之南。经过河北省庆云县海丰镇入海。这条水中有许多洲渚,且有许多地方还可以居住。其地形形状如覆釜之形。按其形状,文命给它取名叫覆釜河(古九河之一。尔雅作?,书传作釜,古通。《书疏》“水中多渚,往往而处,形如覆釜,故云,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即今河北东光之北,jiāo河之南。《尚书地理今释》济南府德州有覆釜河,东北至海丰县入海。);第五条河为胡苏河,在河北省沧县,因其水下流,取名胡苏(位于今河北省东光县东南,古九河之一,《书疏》胡苏,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汉书沟洫志》成帝时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第六条河是简河,位于现在山东省的恩县,这条河施工容易,没有难度。因开河简单,所以取名简河。(古九河之一,旧志称简河或陷河,乐陵旧志则称笃马河.位于山东省恩县);第七条河是?(xie)河,位于现在的河北省南皮县。修这条河的难度较大,沿途多为山石,治之甚苦,民夫叫苦连天。所以文命给其取名?河,是取苦的意思。(古九河之一,尔雅及书疏皆作?,朱熹孟子集注作洁,《书疏》“?,言河水多山石,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