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二 登陆澎湖(第3/5页)  1908之钢铁雄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低初速盟军战斗机用俯冲的速度甚至已经可以超越。但是短射程以及弹道急坠问题依旧存在,如此火力自然被大多数老练飞行员所诟病,当时飞行员甚至鄙称九九式射出去的炮弹为小便弹(弹道快速下坠如同小便路径)。

    早期零式战斗机的99式20mm机炮的炮口初速低导致有效射程短、贯穿力不足,弹道弯曲又散射。连射性也差,实际上有效射程比美国的英吋重机枪还短得多。

    加上弹药基数少早期型的九九式一号炮每门只有60发。对经验较少的飞行员来说只够一到两个长点射,还在摸索前置量时弹药已然耗尽。实战效果极低。

    而一旦20mm炮耗尽,飞行员就只能依靠机首的机枪,偏偏此枪口径与威力太小,无法穿透许多战机的装甲板,甚至难以伤及结构,需要非常高密度与长时间的命中方能生效。而机枪与20mm机炮两者的弹道与初速亦相差甚远,除非抵近至百米以内距离开火,否则枪炮齐发时两者只有其一能命中。

    除了机炮上的问题外,因为设计上要求低翼负荷,飞机重量必须刻意降低,导致结构强度不足以适应高速下大幅度动作产生的应力,原型2号机便遭遇俯冲超限翼梁与主翼外板无法承受负荷导致结构解体的情形,这问题在量产机上仍有类似状况。虽然日军很早就知道问题,也试图对机体结构进行强化修改,然而零式战斗机与西方国家战机相比高速俯冲下强度与操控性弱于对手的问题自始至终就没有获得实质上的解决过。另外,结构强度不足同时也就意味着飞机承受战损的能力不高。

    另外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航空先进国。使得零式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必须靠近乎偏执地削减机体重量来达到,恶化前一点提到的结构强度问题。

    简而言之,就和自身的优点一样,零式的缺点同样大的惊人。

    当然。在对付美国人的战斗机的时候,零式的这些缺点还是能够容忍的,毕竟和美国人早期的战斗机相比,零式还是有着相当的优势的。

    不过哪怕是日本人自己也明白,自己军中性能最优秀的并不是零式这种另类到了极点的战斗机,而是像四式,也就是疾风这样的战斗机…

    当然,即便是这样日本人对零式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有在太平洋上的战绩摆在那里。

    只可惜,在台湾海峡的上空,这种自信被zd20战斗机一扫而空…

    ————————————————————

    在得知了中方渡海部队已经出动后,位于台湾境内的日本陆军和海军航空兵很快也出动。而零式和疾风都战斗机。则是承担着掩护轰炸机和鱼雷机的任务。

    然而当他们即将抵达渡海部队上空的时候,zd20却在占尽速度优势的情况下从高空俯冲而下,其因高性能发动机带来的超强性能,再加上机翼上的4门20mm机炮和机鼻下方两挺大口径机枪带来的强悍火力,使得这场空战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在这场屠杀当中。无论是零式,还是那些以九七和九九命名的轰炸机,几乎都被zd20的20mm机炮和机枪打的支离破碎,唯一能够和zd20抗衡的战斗机。只有数量几乎和九五式双翼飞机一样少的四式“疾风”战斗机了…

    只可惜,数量仅有一个一个大队的四式战斗机。根本就无法挽回整个局面…

    即便是有几架轰炸机在其他护航飞机的掩护下冒死突入渡海部队的上空,也只是造成了相当有限的伤害——————而且这些冒死的轰炸机最后也是真的死了。

    毕竟当时还是有那么一些轻、重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的。而且哪怕是登陆舰,其本身也是有着一定数量的武装来保护自己的,尤其是口径的多管加特林机枪,更是大量的装备登陆舰和其他舰艇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