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4/4页)  黎原回忆录30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碉堡、火力点等,打完后马上转移到后方,藏在事先挖好的工事内掩蔽起来,以防止敌人飞机、pào火攻击。

    至于pào兵,在攻防作战中也是临时支援步兵,为了防止敌人飞机和pào火的打击,总是频繁转移阵地。不要说集中成百门pào,一个连的pào都不敢集中在一起使用。当然pào兵集中shè击效果最佳。通常以营为单位,18门pào一起shè击。但我们没有制空权,一旦集中,美军发现后,飞机、大pào很快就会把我们的阵地zhà烂。我们一个连6门pào都不敢集中,常常是分为三组,将2门pào隐藏在山沟里、坑道内。但是,火器分散,并不等于就是分散火力。火力一定要集中,从不同方向、角度集中shè击。这些特点都不是美、苏教科书上找得到的。因为他们的长处往往是我军的短处。我们就要利用他们的短处,发扬我们的长处。

    为此,我们经常同苏联顾问发生分歧,几乎是天天争吵。我曾跟苏联顾问说,我们作战时根本不是按照你们的战术打仗,否则早被美帝消灭了。如果按照苏军的经验,白天一公里内集中30~40辆坦克,不用一小时就会被美军强大的火力消灭。此外,在一些小问题上,我们也经常同苏联顾问见解不一。比如我们平时工作或开会,大家总是老李、小张这样彼此称呼。苏联顾问就特别看不惯,他们强调下级见上级时必须喊“报告”、称职务。其实这只是形式问题,并不能因为叫小张、老李,就是没大没小,这恰恰反映了我们部队官兵平等的民主作风,但这一切并不会因此影响下级严格执行命令。对于此事,我们向苏联顾问解释过多次,但总是说服不了他们,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八路军、解放军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看来这都是游击习气。总之,我们认为用苏军战法总结我军作战经验,不能反映我军作战的特点。但当时中苏关系密切,苏联处处以老大哥自居,我们刚刚建国不久,各方面都还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只能按他们的要求去做。所以,经过一年多的总结,最后虽然定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