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中国远征军史42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南部合围中国,迫使中国投降。因此,不同的利益,共同的需要,使中美英三国在危难之际结成了战时同盟。中国远征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组成并派赴缅甸作战的。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1941年12月23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而组成的,随即深入缅甸与日本侵略军作战,1942年3月,远征军在缅甸南部的同古遭日本军队重兵围攻,激战12昼夜始突围北撤,此后连战皆北,至8月初分头撤至印度和滇西集结,整个缅甸及怒江以西的部分国土落入敌手。此次战役,远征军损失惨重。特别是在撤退途中,山高林密,蚊蚋成群,给养困难,疫疠丛生,部队大量减员,由出征时的10万兵员,减至最后4万人左右,在撤退中,损失人数竟大大超过作战中伤亡人数。中国远征军之所以遭此惨败,是由于指挥系统凌乱无能和盟国之间彼此协作不佳所造成的。

    自缅甸撤至印度境内的远征军,陆续向兰姆伽集中,接受美国的装备训练,同时成立了以史迪威将军为总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后又陆续补充了一部分中国军队空运至印度参加训练,全部美械装备,先后成立了新1军和新6军,1943年春,中美工兵部队自印入缅修筑中印公路。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侵缅日军实行反攻。经过一年多英勇顽强的连续作战,中国驻印军终于赢得了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以及密支那、八莫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并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

    从缅甸撤至滇西的远征军,经过整顿、补充和训练,于1943年4月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下辖第8、第20两个集团军和直属第8军,并得到了美械装备。1944年5月,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反攻,激战8个月,连克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重要城市,于1945年1月下旬与中国驻印军在芒友会师。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克服了征途的险阻和日军的顽抗,终于取得了反攻作战的胜利。这次胜利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美国援华物资的封锁,也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从而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种胜利,是由于中国远征军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和坚强斗志的结果。他们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日本阵地,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当然,这种胜利也是同中国人民、印缅人民和爱国华侨的热情支持以及盟国的物资援助分不开的。在远征军反攻之前,盟国之间虽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在共同对敌的作战部署和指挥方面,在部队的训练和装备方面,特别是在空军的协同作战方面,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这无疑是取得这次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唯一一次在国外与盟国军队联合作战并取得辉煌胜利的大规模的战略战役,但目前国外有关中国远征军的情况,只有零星的记载,散见于各种二战史研究的著述之中,至今尚无研究专著,就是港台目前也没有这方面系统研究的论著,从国内来看,中国远征军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成书的基本上是回忆文章,小说和报告文学之类,个别有关远征军在滇西或中国驻印军情况的小册子,其资料来源受限颇大,研究不深,多属于记述xìng和记实xìng的东西。因此,这部《中国远征军史》尚属国内外目前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在有关中国远征军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jiāo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1992年8月于重庆师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