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家“孝悌”观及其变种(第1/2页)  我只是个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场战争中如果阵亡者数量比受伤者还多,那么就可以说明这场战争是极其残酷的。而倘若一场大型战争的失败的一方全军覆没,那么十有八九是投降后遭到了处决。

    大规模战役几乎不存在留不下幸存者的可能性,即便双方打得再激烈,总会出现那么几个怕死的逃过一劫。

    而在华夏传统思维中,做逃兵并不是什么太可耻的事:这股思想的“妖风”是从儒家吹起的,孔丘去见某国君王的路上正好碰见一队侍卫压着一个人从旁边过,好奇的问这小子是犯了什么事?侍卫说,这人是个逃兵,好不容易给逮住了,正要压下去“开刀”呢。

    于是,孔丘就问这个逃兵为何要做逃兵?是怕是还是别的原因?逃兵说:不是我怕死,因为我是独生子,一想到自己站死了没人赡养父母就觉得恐慌,想来想去还是孝敬父母更重要,就溜了回来。孔丘听完后并没有义正言辞的指责他“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利益大于家庭!”,而是欣慰的说:这孩子是个大孝子啊!应该赦他无罪才对。

    听听,这是什么三观?!关键是他老人家随后还真就在国君面前替那人求情了,国君碍于孔老夫子的面子就把人给放了,从此以后,逃兵之风就有了官方背书,成了刹不住的邪风。

    如今社会有很多厚古薄今之人,将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打破神坛的孔老夫子思想又重新装进神龛供奉了起来,咋一看甚至让人以为人人都在学习孔子思想、儒家恢复正统地位指日可待了……然而有识之士都明白,这种所谓的“文化复古”纯粹是瞎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过去的东西固然看起来不错,但它肯定是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了,若是仅仅因为某一事物是“老古董”、有历史氛围就将其拿到社会中大肆宣扬,那社会还要不要发展了?让那些为了科学研究付出无数心血的人怎么想?

    就拿孔子思想来说,他的“首孝悌”思想放在当代就与主流意识有着巨大分歧——并不是说“孝悌”不重要,相反,它相当重要,但也不至于重要到一切以其为首的地步。要是大家都只顾着孝悌、打仗时全以家里有老人要赡养的借口当逃兵,那这个国家还运转个锤子啊?通通当亡国奴好了!

    大多数华夏人都认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华夏主流传统思想,然而实际上呢?这只是针对普通民众阶层的,上层建筑的运转机制从来都是“外儒内法”。不是一直在强调依法治国么?而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最不待见依法治国的观念的——若是一味“舔”儒家,社会该乱成什么样?

    总之,有的东西既然已经被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淘汰了,那么它的淘汰肯定是有原因的。一味的推行所谓“复古”,无异于指着从地里挖出的古代尿壶说“芳香四溢”。

    即便如此,儒家的孝悌观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不限于人类,它还被一些异类生命种族学了去!

    当然,“孝悌”在异类生命界是没有市场的,不过它的变种可是吃香的紧啊:很多妖魔鬼怪一听说孔老夫子“保释”那“孝子”逃兵的事,顿觉眼前一亮:这招妙啊!以后打架溜号就可以找这样的借口咯!

    倘若让孔老夫子在九泉之下得知自己当初的“善举”产生了这样的影响,也不知会作何感想。反正不会心里太舒畅

    历史的发展无数次出现这样的现象:铁打的将军流水的兵,有些兵甚至可以平安无事的活过几十年的战争生涯,而将军——三五年一换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苟”字,越是势微者越是能将“苟”字诀运转到极致。比如这次围剿龙亥山的行动,龙十三和那些百年级大妖一个都逃不掉,上百双眼睛盯着它们呢!而那些十年级、初生级的小妖、小小妖则或多或少能找到逃生的机会,关键在于它们能否把持得住。

    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