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下面顿时一片撮牙花声。
周易这一点说的太毒辣了,不管业界的人怎么回答,都是错误的。
因为,若说诸葛亮没算到,那不就证明,周易说的很对,是人就会犯错误吗?
若说诸葛亮算到了,故意没有出兵救关羽,那岂不是说,诸葛亮的人品有问题?
这个问题无解,没人能回答。
周易也没指望下面有人能回答,“我们再说第三点,诸葛亮任人唯亲,举贤不明。我为什么要这么说?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可是却鲜有人去批评诸葛亮任人唯亲,举贤不明的失误。
“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就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堪大任,可是诸葛亮却偏偏不信,其原因就在于,马谡是自己的学生,诸葛亮不相信自己能看走眼,这是明显的自大心理。
“抛开马谡不谈,魏延的委屈就更大,魏延在三国中也是一个智者,可是在诸葛亮眼里,魏延却始终是个叛徒,要不是刘备在世的时候提拔魏延,魏延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
“而且最终,魏延也还是因诸葛亮而死。
“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说的那句,‘不可因一人之死,而废主公北伐之大计’,真实的反应了,魏延对诸葛亮的不满心理,同时也表明了,魏延是忠于蜀汉政权的。”
其实周易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诸葛亮是阻碍大一统的人,这是历史的倒退。
这种说法要是说出来,学者们还不炸锅?
然而即便如此,学者们就已经炸锅了。
当周易提到魏延这个话题时,汪副总会长,终于发出她们讨论过后的,最后,也是最有力一击,“你刚才说,魏延举兵与杨仪对抗失败而死,那不是在造反吗?
“此刻又替魏延辩护,说他不是反骨之人,这不是前后说法矛盾吗?所以我们业界断言,在真实历史上,正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魏延就是个反骨的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