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秋风扫落叶(求推荐)(第1/2页)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诏令卢象升会合宣府c大同c山西的总兵官杨国柱c王朴c虎大威保护京城;卢象升当时正遭遇丧父之痛,他曾经向皇上上疏让他按照儒家的传统礼仪,在故乡为老父守丧三年,却被崇祯皇帝派出的使者告知:如果是天下太平的时侯,天子可以让你立刻回去守丧;现在国家正是危难之时,为了大明王朝,你现在不能回去敬孝。(万历朝时的首辅张居正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朝堂上把这叫做“夺情起复”。但类似于卢象升的此种情况,在当时的朝堂不只他一个,还有杨嗣昌c陈新甲两个,本应该敬孝的人却出任兵部高官,也许是前世崇祯皇帝即将亡国的征兆。)

    当时崇祯皇帝宠信杨嗣昌和高起潜,他们本身倾向于与建虏和谈,崇祯皇帝在与卢象升谈话时,也露出这种倾向;而卢象升却认为现在建虏已经兵临城下,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所谓的和谈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如果自己先示弱的话,建虏就会掌控主动权,既使真的要和谈,也要先把建虏打痛,让他们不敢轻视大明的军事势力,才能和谈成功。

    卢象升又举了北宋和辽国签订的”澶(chán)渊之盟“的例子,当时辽军虽然攻占了宋朝一些州郡,自身伤亡也很惨重,辽国先锋大将萧挞凛更在阵前被宋军用神臂弩给射杀,辽军士气十分低落;而反观宋朝方面,宋真宗御驾亲征,各路勤王大军云集之下,摆出决战之势,辽国肖太后见占不到便宜,迫于无奈之下才签订了和约。

    辽国和北宋的和约签定后,宋c辽边疆和平了一百多年,然而在宋徽宗执政期间,一向平稳的边疆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变,原本只是辽国一个附庸的金国,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从白山黑水中迅速崛起,屡次挫败辽国大军,竟然颇有“秋风扫落叶”般攻灭辽国的气势。

    宋朝开国时期,宋太祖c宋太宗为了得到五代十国时期失去的燕云十六州,曾经几次亲自上阵与辽国展开争夺战,然而最后都无功而返,此后宋朝的历代皇帝虽然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然而他们都没能做到;宋徽宗如果能收复燕c云,这可以完成超越宋太祖c宋太宗的功业,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宋徽宗决定背弃了与辽国的各约,与金国联盟灭辽。

    宋c金两国按照约定,由宋朝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然而宋国精锐部队竟连辽国的残存部队都打不过,最后还苦苦哀求金国出兵相助,才能得到燕云十六州,金国充分认识到宋朝的虚弱本质后,违反和约向宋朝发动猛烈的进攻,很快金军就攻到宋朝的首都一一汴梁城下。

    宋徽宗c宋钦宗面对金兵围城,为了满足金人的欲望,不惜将汴梁城“刮地三尺”,送了大量金银财宝c人口给金人,金人得到财物后,仍然将宋徽宗c宋钦宗两位皇帝及宗室c皇后c妃子一干人等全部掠走,此件事就是中国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继位,他任用以岳飞为代表的中兴四将,岳飞c韩世忠等人屡挫金军的攻势,使得宋c金两国之间的实力趋于平衡,才为后来达成和议创造了条件。

    如今大明王朝面临的形势又有所不同,建虏攻破了六c七十个城池,掠夺了大量人口c财物,甚至公然悬挂“明朝诸官莫送”这样的旗帜,正是贼氛嚣张的时侯,建虏如同当年的金人,欲望有如无底洞,怎么可能满足得了!所以卢象升在面见崇祯皇帝时坚定的主战,反对在此时议和。

    崇祯皇帝被卢象升的忠义之心所打动,一度有所动摇,还赏赐给他许多军饷c御马,但在是否与建虏作战这件事上,崇祯皇帝一时拿不定主意,只让卢象升和杨嗣昌c高起潜共同商议。

    卢象升驻扎在北京城外的昌平,当听说高起潜来军营的时侯,卢象升热情地向高起潜介绍了崇祯皇帝御赐的军饷c御马,慷慨激昂地说道:“学生蒙受皇上如此厚恩,只有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