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佛教资料(第2/5页)  天府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轻安举动随心意;二者器界安隐无有倾动,而随世间有冷风和不损情非情等。此天嗔时亦有二损,一者人身及音而不随意;二者大风吹满散破世间,或不吹风,草木不顺时也。’按,风天一称va^ta,皆由‘吹’之梵语va^转化而来,即将风急速吹动的威力神格化。密教奉他为十二天或八方天之一,列于胎、金两部曼荼罗中。在胎藏界曼荼罗,是位于外金刚部院的西北隅,《大日经疏》卷五云(大正39·634c)︰‘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在胎藏现图曼荼罗的形像是通身赤黑色,戴冠披甲,右手执幢幡,左手握拳插腰,面向左方,天衣幢幡飞扬,左方有眷属及风天妃。胎藏旧图样所绘与此略同。在金刚界曼荼罗,是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位于西方。在成身会中是四大神之一,位于大圆轮的西北隅。《贤劫十六尊》云(大正18·340a)︰‘风幢西北隅,罗刹形,灰色。’《秘藏记》叙述成身会四大神之一风神的形像,说其左上角有风天,浅青色。关于此天的形像,还有其它说法。如《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云(大正18·923c)︰‘西北方风天,云中乘獐着甲胄。左手托胯,右手执独股头创,创上有绯幡。二天女侍之并药叉众。’《十二天供仪轨》所述内容与此相同。《迦楼罗王及诸天密言经》云(大正21·334b)︰‘次下风天,两臂右持播青色。’又,《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荼罗品〉云(大正20·271c)︰‘西北方风天神,左右一切孽噜茶王而为眷属。’[参考资料]《陀罗尼集经》卷十一;《大教王经》卷十;《大日经疏》卷十;《供养护世八天法》;《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胎藏界七集》卷下(末);《金刚界七集》卷上、卷下。

    即太阳的神格化。又作日神、日天子。佛教以之为居止于日宫的日天子。隶属四天王。依《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所载,日天子因宿世以善心供养沙门、婆罗门,济贫纾困,而感得生于日宫之果报。其居所为纯金之宫殿,能放身光照四天下,享寿五百天岁。其外出时有诸大天神为其前导,欢乐不倦。后世密教以日天为十二天之一。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列之于外金刚部院的东方,形像为赤肉色,左右手各持莲华,着天衣,乘五马车,左右各有天后侍坐。金刚界曼荼罗列之为外金刚部院二十天之一,位在南方。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你怛夜耶莎贺(namah!sa-mantabuddha^na^ma^ditya^yasva^ha^)’。[参考资料]《法华经玄赞》卷二(本);《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大日经疏》卷十;《大楼炭经》卷六;《起世经》卷十;《陀罗尼集经》卷十一。

    密教护世天部的十二尊。为一切天、龙、鬼神、星宿、冥官的统领者。原是古代印度神话的神,密教以之为守护方位的守护神。即八方天、上下天及日月天。八方天指东方帝释天(indra)、东南火天(agni)、南方焰摩天(yama)、西南罗刹天(nair!iti)、西方水天(varun!a)、西北风天(va^yu)、北方毗沙门天(kubera)、东北伊舍那天(ica^na)。上方是梵天(brahma^),下方为地天(pr!ithivi)。以上十天加上日天(aditya)、月天(candra),合为十二天。此十二天之中,帝释天为苏迷卢等一切诸山所摄天鬼之主,火天为火神及诸持明神仙众之主,焰摩天为五道冥官太山府君司命行疫神诸饿鬼等之主,罗刹天为罗刹食血鬼众之主,水天为川流江河大海龙众之主,风天为风神无形流行神之主,毗沙门天为药叉吞食鬼神之主,伊舍那天为魔众之主,梵天为色界静虑一切诸天之主,地天为地上诸神及树下野沙诸神之主,日天为星众七曜诸执游空一切光神之主,月天为住空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宿众之主。此十二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