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嫉妒是人类心灵的毒瘤(第1/7页)  透视人性弱点22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透视人性弱点22招最新章节!

    妒忌、恶意和仇恨是魔鬼的特质,像魔鬼本人一样封闭和黑暗。而妒忌、恶意和仇恨冒烟的地方,灵魂有可能是洁白的。

    --托马斯·布朗

    谁是强者?能克服恶习的人就是强者。--佚名在人性中既然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那种虚劳、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乃是嫉妒以致祸害他人。有一种人专以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谋生--他们简直还不如《圣经》里那条以舔疮为生的恶狗,而更像那种吸吮死尸汁液的苍蝇。--培根无论如何,人是一种社会性高于生物性的高级动物。同时,人类的一切思维和行为也无不打下社会的烙印。通过社会作用,人于是就有了模式行为,并形成了某种性格型的人。而人性弱点就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这一类人身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类型人的共性中去挖掘他们的弱点,看透他们的本性。虽然一切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还是能够了解并掌握的。于是,生活把一切的人生哲理用教训的方式告诉人们。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人往往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逃避众人的耳目,于是制造了巧妙的辩解。这样可悲的行为其实在生活中很普遍。不仅自欺,而且欺人。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热恋后遭女友遗弃的男性经常会这样说:“反正再交往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不得已和公婆同住的媳妇也会说:“这样也好,可以替我带小孩嘛!”这些都是运用巧妙辩解以减缓心理压力的情形。

    生活中有好多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人们不愿承认错误或弱点时,便会巧妙地为自己辩解。换言之,就是把会使自己自卑、不安、挫折、暴露弱点的行为动机隐藏起来,并予以正当化。

    《伊索寓言》里,有一篇著名的讽喻小故事,虽然已家喻户晓,但却极富典型性。

    一只饥饿的狐狸从葡萄棚下走过,看到一串串结实累累的甜葡萄垂挂在棚架上,饥饿的狐狸忍不住垂涎三尺,但无论如何纵身跃起,都无法从高高的棚架上抓下一些葡萄。于是,狐狸只好无奈地看着葡萄,并安慰自己说:“这些葡萄一定很酸。”然后悻悻地走开。

    虽然巧妙地自我安慰了,但却无损于葡萄的甜美。这就是真相。狐狸自我安慰的话,背后存在着不使自己落人抑郁状态的一种心理安慰。换言之,若能注意对方巧妙的行为或借口,即可探察出隐藏在对方内心的弱点。

    一位男性与相恋已久的女友刚分手。朋友询问他分手的理由?于是,他滔滔不绝地开始批评自己的前任女友:“我开始觉得她肤浅”、“每次约会都迟到30分钟”……甚至找出了“她的胸部太小”、“年纪轻轻就长黑斑”……诸如此类的借口。他将此类不足为外人知道的事情也毫不留情地大肆宣扬。只能是一种十足的酸葡萄心理。和葡萄心理相对的情形是知足。像是被罢免的人,寄出写满当地美景或工作如何愉快的信给友人;或如因相亲结婚娶回并不满意的妻子,但他逢人即吹嘘道:“娶妻不娶美而贵于贤”,可谓最典型的例子。又如,被迫嫁给好逸恶劳的男人,与公婆同住的女性,往往会对她的朋友说:“重要的是,自己不必照顾婴儿,同时家里不像单住的小家庭般冷清,我过得相当轻松适意。”这些例子中,这些人离期待的愿望越远,越容易形成巧妙的辩解;但若能真正地知足惜福,则苦涩亦能化为甘甜。总之,即使与原来的期望不相符,但若能给予其正面的评价,即可平衡内心的情绪,防止矛盾的挣扎,这样也不失为-种积极的活法。

    酸葡萄和知足心理的典型模式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由这些模式里,看出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事情,及隐藏于这些行为背后的人性弱点。

    就酸葡萄的逻辑而言,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