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逃避行为是由人性弱点驱动的(第3/4页)  透视人性弱点22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激般地疯狂地工作,希望自己永远处于忙碌而不停歇。

    从社会观点来看,“逃避于现实”亦有其正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有时无法立刻判断出来。

    众所周知,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工作狂,犹如一群不停忙碌的工蚁,不仅能分工合作,而且是尽心尽力地工作,甚至可称为“工作麻痹症”。所谓“工作麻痹症”者,即是连休假日都献给工作而沉醉其中。早上争着第一个向公司报到,下班后最后一个离开。一坐在办公桌前,或者拜访客户时,即显得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但下班后或工作稍闲时,即显露出无精打采,疲惫散懒。从外表看来,“工作麻痹症”的人工作皆相当热心,惟有工作才能使他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周围的同事眼里,他被视为工作魔鬼。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隐藏着极大的自卑、不安和不为外人所知的人性弱点。

    一般而言,“工作麻痹症”者几乎都存在着严重的家庭问题。为逃避家庭的需求和不满情绪,他们会热衷于工作,将精神集中在极高昂的工作情绪上,同时想尽量避免家庭的困扰。如性生活不协调、夫妻感情不知;婆媳不睦,一回到家就争执不断;或小孩行为不良,经常被老师约谈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人们不愿谈起,并且想加以淡忘的情形。万一这些问题重起争端,即会显得不安、浮躁,结果,自然地想通过工作借以舒解不安的情绪。这类“逃避于现实”的心理因素若继续存在,并持续作用于积久成习,便形成所谓的“工作麻痹症”的病态心理。

    同样地,极端的家庭主义者,或异常热衷于自己兴趣的人,和“工作麻痹症”者一样有逃避的心理产生。这类心理往往拥有潜在严重的人性弱点,但。二者的问题根源和逃避方式却恰好相反。换言之,极端的家庭主义者,其问题根源却在于工作或公司。他们在工作或公司里遭受挫折,信心丧失,与上司不和、无法升迁等不满。当此不满情绪愈大时,对家庭关注的精神愈大。

    另一方面,一些工作表现平凡,但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却表现出色的人,有不少在家庭或工作上皆有自卑感。这些人谈到兴趣所在即兴致勃勃;但若提及工作或家庭时,却沉默寡言。因为,他原来应关注于家庭或工作上的精神,由于某种因素而无法关注。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白,遂将所有的精力投注于自己感兴趣领域内。因此,在你四周若有“极端的家庭主义者”,或“工作麻痹症”者存在时,不应只看到对方的外表,而该试着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须知“工作麻痹症”者的弱点在家庭,而“家庭主义”者的弱点则在于工作或公司。例如,某人最近突然对高尔夫球和钓鱼感兴趣,极可能是因为在工作或家庭中遭到困扰。

    逃避行为皆属无意识的流露,自己并未察觉。有时亦只是以反射性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例如,最典型的例子,当某人思考着某一件烦杂的问题时,会在斗室间来回地踱方步,或摇头搔首或手足无措地乱动,而最常见的是抖脚。又如,无法立刻回答对方问题时,会说出许多不相关的玩笑、或大声狂笑、或以快速度地喋喋不休等等,皆因某种心理作祟,而自然地出现此类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以纾解心中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有两种现象,男人在外不轨后回家,通常会显得特别地多话,且喋喋不休地和太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以掩饰内心的惶恐不安。

    例如,某位有外遇的先生,因内心有“被发觉”的不安恐惧感,为了消除此种情绪,会不自觉地以极快的速度抢先发言,在妻子面前提一些无聊的话题。通常在此种情况下,没有太多的时间能使自己冷静地思考,遂脱口而出,结果变得唠叨、喋喋不休。此时,身为妻子者若较敏感,立刻会察觉“不寻常”。此种现象和“鸵鸟心态”如出一辙,因其极力想要隐藏问题,却反而自暴缺点。

    同样在工作场合中,平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