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第1/3页)  最后的神话民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41

    罗汉和高兴虽然是北京城来的,在门家庄日子一长,看着就不太像了。

    身上的衣服还是城里的服装,早已经破旧。因为要换洗,所以有时上面是当地的中式黑棉布衣,下面是城里的西式裤子,脚下北京布鞋,上下打扮不搭配,属于多元文化风格,罗汉腰上还老爱系根绳子,学老汉背手走路,他哪边儿的都不像。

    俩人都学会了当地方言,特别喜欢说地方话,和北京乡音夹在一起即兴混编,自由使用,形成二人少数民族语言,不伦不类。

    拽虎相反,向北京方向进化,干活儿的时候,该是农民还是农民,不干活的时候在村里走,就不同了,披着罗汉的军大衣,兜儿里插支钢笔,有时借一副茶晶眼镜戴着,像视察农村工作的县委干部,已是一口北京话。

    那天傍晚,拽虎进院门,看见罗汉蹲在磨盘上吃馍,就说:“咱能不能别这么土哇?”

    罗汉蹲在磨盘上,正在想事情。他觉得借着有关的实物,更能看清楚正在想的问题。

    见了拽虎,就问他:“吃过豆腐没有?”

    拽虎说:“吃过”。

    罗汉问:“有没有想到过有件事情很奇怪,豆腐是怎么发明的”。

    拽虎想,这件事以前没走心,但回答应该很简单,说:

    “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的。”

    “没问你是谁的智慧,问的是,这个智慧是怎么想起来发明豆腐的。”

    “想吃豆腐,就发明了呗。”

    罗汉没吭声,瞅着他。

    拽虎一想,不对不对,豆腐本来就没有,怎么会有人想到去吃?显然不对,于是不再作声。

    拽虎靠着磨盘,仰头看天,帮着罗汉想。

    他也在问:做豆腐是把盐卤放进豆浆,凝成豆腐,是谁,想起了什么,非要这么干?豆浆是用磨盘磨出来的,是谁发明的磨盘呢?发明磨盘是为了磨豆浆吗?既然以前没豆浆,怎么会想到要磨出豆浆?以前的人究竟用盐卤作什么,是用来做豆腐吗?不会,因为还不知道有豆腐这种东西,那盐卤是怎么进的豆浆呢?没有磨盘就没有豆浆,没有豆浆和盐卤就没有豆腐,磨盘c豆浆c盐卤是怎么出来的?即便是有了豆浆,怎么会知道要用盐卤做豆腐?没有盐卤c没有豆浆c没有豆腐之前,他们是‘无’,怎么会想到发明呢?怎么会到凑到一起了。。。。。。?

    越想问题越多,越不明白,拽虎干脆也上了磨盘,和罗汉一起蹲着想。

    那天晚上,高兴趴在地上对着灶火的亮光看英文书,一边出汗,一边琢磨,一边骂,骂英国人造字造的太多,罗汉和拽虎在磨盘上绞尽脑汁分析豆腐发明的起因和过程,屋里屋外,全昏昏然。

    里面读书的和外面分析事儿的都晕头转向,可能这就是人类文明,当时当刻,人在想。

    门家庄第一个沼气发电的电灯安装在拽虎家的西厢房,罗汉安好了电灯,屋里一片光明,拽虎的娘没见这么亮的晚上,睁不开眼,吓得挡着脸往外跑,又惊又喜,一个劲儿念佛,还要给道教的张天师和佛教的光明阿修罗同时烧香。

    此时,拽虎的北京话已带有现代诗意,跟老太太说:

    “娘,让北京的光明照亮您迷信的黑暗吧。”

    拽虎家有了电灯,村里逢年过节冬闲时日晚间的秘密赌场,就搬到了他家西厢房,原来不赌的,也去赌。

    大家在屋里抱着肩膀来回走,体验以前没有的明亮晚间,还说暖和多了,也有来纳鞋底,把纺车搬来纺棉花的妇女,拽虎家的夜晚空前鼎盛。

    赌钱这件事,虽然明令禁止,但农村晚间实在没什么娱乐,支书就睁一眼闭一眼,还表扬了北京来的学生,并指示来年第十生产队的西瓜长成以后,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