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4(第1/4页)  彪悍农女病娇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回京十天后,青城郡也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同意修桥。前次轩辕玉晟和韩一楠给了提议后,陈大人与同僚商议后全票通过。

    便将青城郡要修桥的告示贴出去,看看民意。

    青城郡的百姓听说要修桥,纷纷捐钱。尤其是那些商人,更不吝啬银钱,几百上千的捐银子。五峡镇的作坊带动了周边的其他生意,与五峡镇作坊合作的大小作坊,发展到现在规模都不小赚得盆满钵满。修桥是方便运输的好事,当然慷慨捐银子。

    五峡镇的所有百姓按照个人意愿捐银,韩一楠的作坊发展到现在有十个大作坊,每个作坊捐赠一万两银子,合计下来十万两银子。

    银子有了,陈大人和同僚商议决定,同金仓江大桥一样立长生碑,将捐钱的商人名字和哪个村的名字,各村捐银的数量都刻在上面。

    经过核算,青城郡的大桥捐款凑了一大部分。不再耽搁,陈大人及同僚联名上书,请求修建大桥。

    不用朝廷怎么出银子,且这大桥修起后利于民众,轩辕沅陵盖上了玉玺,同意了。看了眼捐赠银两的商贾姓名,写了一封表彰书,表彰五峡镇商贾的大义以及给大秦其他商人做了表率。另外,特意从工部派了官员前去帮忙督造大桥。

    回到明月新城,作坊的事情都有轩辕玉晟安排打理,这时候,韩一楠也有空坐下来安心翻译得来的那本英文书籍。首先将书籍从头到尾全部看过一遍后,从书籍中知道制药的工具,多用的是玻璃容器。

    自己有玻璃作坊,要做出玻璃容器,很容易。根据上的描述以及现有的图纸,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将制药的一套工具全部画下来拿去玻璃作坊生产。

    还有许多制药方法,不是什么秘籍,全是经常出现的病症的药方。

    如获至宝,接下来,韩一楠将的内容全部翻译出来。翻译过来之后,还要进行核查,制药可不是开玩笑的,一点除了差错会出人命的。

    四香中香雪会炼毒药,与炼药是一样的。对于制药,香雪也充满了兴趣,韩一楠抄了一本给她,让她仔细研读一下。只等工具制作出来,就可以开始做实验。

    炼药工具制成,韩一楠从医馆取了配方,让香雪开始研制六味地黄丸。有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加上那本炼药书籍,再加上香雪从小炼药的经验,六味地黄丸很快研制出来。

    在香雪研制的过程中,韩一楠和轩辕玉晟根据现有的制药工具,做出适合作坊成批生产的大型制药工具。六味地黄丸实验成功,药丸子制作出来后,工人就位开始投入生产。

    后面,购齐药材,先后做出退烧药和消炎药。在这里,一个高热就能多去一个人的生命,退烧药的出现,是医药的巨大进步。

    消炎药的配方来自那本书籍,用霉烂的水果上面的菌丝制作出了青霉素。对青霉素,韩一楠是了解的,有些人对它过敏,所以出来后现在旭日医馆使用,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在旭日医馆试用一个月后,医馆内的大夫都能熟练运用,才向外推广。青霉素,不论是针剂还是药丸,使用的大夫都必须先到旭日医馆培训合格。

    第一批送来培训的大夫,是个边关的军医,边关最多的病人是外伤。受伤的士兵经常因为伤口发炎,失去生病。消炎药的出现,成了他们的福音。

    在这次学习中,军医发现旭日医馆的医女和男医护在护理病人的时候,更加专业。便上了奏折请求让军医中的学徒过来跟着学习护理知识,得到了轩辕沅陵的同意后,明月新城的旭日医馆每个月都会有边关来的学员前来学习。

    而第二、三批生产出来的消炎药,全部送往各个边关。

    药厂将会陆续研究出新的药品,招收了一批在药材方面有造诣的医师,协助香雪炼药。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