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的自己的 手指,然后是脚趾,他还玩自己的声音。不久其它的物体成为他的玩具。他拿周围的东西玩,以此为开端把自己和外界区别 开来。
和自己建立联系
如果我们把低幼孩子手中的东西拿走,并藏起来,他很快会忘掉,他还没有什么记忆力。视线之外,或触觉之外的东西就是 在他的脑海之外。小孩子渴望拿到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语言至今还保留着这类重要的体验。对chéng rén来说:“不可触及,,是 指超出了我们的理解或认同,或者我们太专注于自己,以致不能向外界敞开。这也是和自我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和内部、实 质自我之间的距离。
我们提到和“孩子内心”或“我们敏感的自我”保持联系,或者对于男人来说与“女xìng的一面”保持联系,这种能力的 来源始自幼年期。
我们怎样帮助婴幼儿?是否应该让他顺其自然,抓到什么玩什么?只要无dú,没有危险就行了吗?或者我们应该替孩子做 选择,什么样的玩具适合他们?父母弯下腰把某件东西放进渴望的小手中,给予的姿态几乎是神圣的,一个礼物、一个祝福 、一个祷告是不求回报的馈赠,充满爱地给予使物体渗透着意义。但物体本身是否值得拥有这种意义?
玩具既要小到手能握住,又要大到拿起来方便,它们要结实,不能太重,不能有锋利的边缘,无dú,不易卡住喉咙。第七章 已提到过,天然的材料比人造的好。玩具还应该不容易被咬坏。连chéng rén还保留着拿着东西的愉悦,希腊人玩安神念珠,桑布 鲁(Samburu)人喜欢拿着雕刻短棍,许多步行者喜欢拿着拐杖,甚至拿着手机也别有一番滋味!
游戏小伙伴
很快孩子需要游戏伙伴。
躲猫猫的游戏令小孩极度开心,这种游戏由来已久,并以转化的形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游戏的艺术是时间xìng,孩子能坚持 很久直到熟悉的面孔再现。当幼儿玩捉迷藏时,看看他在壁柜里能藏多久。这需要孩子的勇气、信心和自我克制。
这类游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有一个人自愿藏起来。这使得双方有一种期待,一种对确认的渴望,当一人终于找到另 一人时,大家兴高采烈,并愿意一再重复。游戏中的角色jiāo换增加了孩子的乐趣。
2岁前另外一个相关游戏是扔东西。孩子经常从椅子上或桌子上往下扔东西,期待别人会捡起来。在把东西分开又放回 去的活动中,孩子无意中触及到世界的一个过程——分解和重新组合。这是帮助孩子理解世界以及人际jiāo往准则的一个重要 部分,也许陪孩子玩的父母会感到乏味。
布娃娃
当孩子开始玩布娃娃时,大约将近3岁,他们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布娃娃和其它玩具不同,它没有生命却有人 的样子,孩子把娃娃看作是自己的延伸。当他逐渐形成有关世界的内心图像时,他把自我的形象投shè在娃娃上。孩子发现的 任何东西都是好玩的,布娃娃增加了孩子的自我感。
是否只有女孩才玩娃娃?如果男孩没有受到劝阻,他们一样愿意玩娃娃、木偶和玩具熊。当然女孩比男孩玩的时间更长 。然而,被排挤在游戏外的男孩会经常制造麻烦,因为他们想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这时他们常常求助旁边的大人来帮助。鼓 励男孩玩娃娃将会受益匪浅。
观察孩子玩娃娃令人吃惊。他们不仅给娃娃穿戴整齐、洗脸、喂饭、放在床上睡觉,他们还有复杂的表情和反应。孩子对娃 娃说:
宝贝肚子痛,还有点头痛,需要安静地躺下。这是我的小孩子,她不喜欢刮风时出去玩,天太冷了。
想象的游戏,其意义非同小可,也许极端的例子可以说明。大家都知道受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