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2/4页)  希特勒的“原子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惶惑并存”的时光。

    1豪华阵容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希特勒的“原子弹”》中所列涉及“铀项目”研究的科学家人数众多,其中相当部分成员乃当时德意志物理、化学研究领域第一层级学科带头人,在这个或闻名欧美、或享誉全德的科学家群体中,除了奥托•哈恩外,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维尔纳•海森伯格。

    海森伯格是“哥本哈根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创建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和提出“测不准原理”而荣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早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阿诺德•索末菲,20世纪20年代前期先在哥廷根大学跟随马克斯•玻恩工作,后又来到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尼尔斯•玻尔指导下从事研究,1927年成为莱比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是当时德国最年轻的全职教授之一。

    海森伯格原本是1939年9月16日“柏林会议”的受邀人员,但由于某些实验物理学家(主要是博特和霍夫曼)的反对,再加上军方主持者迪布纳也认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没有什么理由应当名列其中”,于是他的名字被拿掉了。上述事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之间的“门户之见”。然而,“铀项目”研究工作怎么能避开理论问题呢?无论建反应堆还是造“zhà弹”,海森伯格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不仅在第二次会议上被邀请加入了“铀俱乐部”,而且后来还以“相当于代理所长”的身份主持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事务,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和“铀项目”首席科学家,堪与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美国“曼哈顿计划”中的地位相比。

    作为可列入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名人堂”的维尔纳•海森伯格,战后(甚至身后)所获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两个极端。一些批评者不遗余力地指摘他在德国秘密研制核武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些拥戴者则始终坚定不移地为之声誉顽强辩护,称其“恪守科学家道德底线”。对此,美国科学史专家、纽约协和学院教授马克•沃克倒是言简意赅,他认为海森伯格战后所遭遇的一切都“源于二战期间他与纳粹那一段灰色历史”。

    正文 三、“憧憬与惶惑并存”的时光(1940~1941..

    :2010-6-26 8:27:39 本章字数:1291

    在这个以海森伯格为核心的耀眼族群中,包括海德堡威廉皇帝医学研究所所长瓦尔特•博特(德国首屈一指的实验物理学家,后来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柏林工科大学教授汉斯•盖格(卢瑟福的学生、盖格计数管发明者)、汉堡大学教授保罗•哈特克、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所长格奥尔格•施泰特(奥地利原子物理学领军人物),莱比锡大学教授格哈德•霍夫曼、罗伯特•德佩尔和生理化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邦赫费尔(德国最早转向重水研究的科学家),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冯•魏茨泽克(恒星能源机理和太阳系起源星云漩涡说的提出者)、卡尔•维尔茨和埃里希•巴格,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的约瑟夫•马陶赫(作为迈特纳替代者加入哈恩实验室工作)、西格弗里德•弗吕格等。他们是德国“铀项目”研究中的所谓“主流”群体,以往人们在审视德国核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只是将目标锁定在这个群体上面。

    然而,《希特勒的“原子弹”》还为读者开列了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