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支分别行本译出,在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一中曾列举有这类别行译本三十五部。今略就现存各本并对照唐译各品会列载如下:
《佛说兜沙经》一卷(“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后汉支娄迦谶译。
《佛说菩萨本业经》一卷(“净行品“,“十住品“),吴支谦译。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净行品“),西晋聂道真译。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十住品“),西晋竺法护译。《菩萨十住经》一卷(同上),东晋只多密译。
《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十地品“),西晋竺法护译。《十住经》四卷(同上),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十地经》九卷(同上),唐尸罗达摩译。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三卷(“十定品“),西晋竺法护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寿量品“),唐玄奘译。
《佛说校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一卷(同上),宋法贤译。
《佛说如来兴显经》四卷(“如来出现品“),西晋竺法护译。
《度世品经》六卷(“离世间品“),西晋竺法护译。
《佛说罗摩迦经》三卷(“入法界品“),西秦圣坚译。
《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同上),东晋佛驮跋陀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一卷(同上),唐地婆诃罗译。
《佛华严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二卷(“普光法堂会“),隋阇那崛多译。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同上),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别本华严),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同上),唐提云般若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同上),唐提云般若译。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同上),唐实叉难陀译。
至如《华严》三大译本中的唐般若译四十卷《华严》,也同样是全部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行。
此经的藏文译本,系由印度胜友、天王菩提和中国x智军共从梵文译出,并由遍照护加以复校,成一百十五卷(奈塘目录作一百三十卷,德格目录作一百一十六卷,实为一百一十五卷),内分四十五品,前四十四品相当于唐译本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当于唐译本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藏译本比汉译本多出第十一品和第三十二品,其他各品文句上也颇有出入。
关于此经的梵本,如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说:“《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又《华严经传记》卷一也称,西域传说此《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三本:其中上中两本隐而不传,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现流天竺。中国佛教此中所说现流天竺的下本有十万偈,和《大智度论》卷一百所说“《不思议解脱经》有十万偈“,晋译《六十华严经后记》所说“《华严经》梵本凡十万偈“相符,而证明此经亦名《不思议解脱经》,全本凡十万偈,而《四十华严》乃其中的一部分。如《贞元释教录》卷十七说:“梵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总有六夹,共十万偈,大唐已译八十卷当第二夹了,今南天竺国王所进当第三夹(即般若译《四十华严》梵本),有一万六千七百偈“。又《四十华严经后记》也说此梵本是“南天竺乌荼国……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逞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再参考世亲《十地经论》与金刚军、坚慧的释论,解释此经《十地品》,寂天的《大乘集菩萨学论》也引用此经《贤首品》的偈颂等情形来看,可以想见此经的《入法界》、《十地》乃至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