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在印度古代已各成一经而分别流行。其中《入法界品》(即《四十华严》)和《十地品》,且为尼泊尔佛教中古来通常传诵的九部大经之二,因而这两品的梵本在尼泊尔一直保存。到十九世纪中,这两品梵本随着其他梵典又由尼泊尔更流传到印度、英、法、rb等国,并有所校勘出版。现行梵文《十地品》有近藤晃曜校刊本(东京,196),《入法界品》有铃木大拙,泉芳璟校刊本(京都,194~196),《普贤菩萨行愿赞》有渡边海旭校刊本(1902)。至于其他各品的梵本似都已散佚而未见发现。
折叠编辑本段译者介绍
佛驮跋陀罗(59~429),简称佛驮跋陀,意译“觉贤“,迦毗罗卫国人,为甘露饭王之后裔。十七岁出家后,修业精勤,博学群经,特精禅律,与同参僧伽达多游罽宾,依从佛大先受禅法。后应智严之请,于后秦弘始十年入长安,弘传禅术之学,不习长安世俗,又与罗什门下不合,故与弟子慧观等人离长安而南下,在庐山与慧远法师共处数年,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十一年(415)至建康,住道场寺,从事翻译,与法显合译《摩诃僧只律》《大般泥洹经》,又独译《华严经》六十卷等,凡1部、125卷。刘宋元嘉六年示寂,世寿七十一,世称天竺禅师,为庐山十八贤之一。佛驮跋陀罗所译《华严经》,梵文原本共三万六千偈,由慧远弟子支法领从于阗得来,于晋义熙十四年(418)三月十日在扬州道场寺请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出,元熙二年(420)六月十日译竟,刘宋永初二年(421)十二月二十八日复校完毕。初译出时分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内分三十四品,总由七处八会说法而成。
折叠编辑本段部分原文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