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第7/15页)  我的祈祷能实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佛以不思议口轮说本迹二门已竟,再以不思议身轮现无比神通之力用,付嘱流通本迹二门之教,这是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的由来。如来为嘱累妙法而现神力,以神力再三嘱咐菩萨,令其护持流通此经,这是第二十二《嘱累品》的由来。

    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事品》以下的六品属于化他流通。

    《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讲述药王菩萨的因地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以燃身苦行来

    流通一乘妙法。药王燃身功德虽大,佛恐初心菩萨执苦行为究竟,故在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中说妙音菩萨神通智慧,中道行化的事迹。又,前品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两世都生在佛的净土,恐闻者净秽之见难忘,心存爱憎,故特告敕妙音菩萨,莫轻娑婆,生下劣想。令众生去除情见,了知法界一相。佛为未发心的众生能受持法华,故说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护已发心受持法华的佛弟子,免除障难,故说第二十六《陀罗尼品》。然而为示摧伏魔怨,可赖咒力;具足正见,须假善知识,故有第二十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而以普贤菩萨神通誓愿不思议的普贤愿行,劝发弘通法华,作为本经的结束。

    由上观之,全经的次第脉络是十分清晰明朗的,经文二十八品一路展现的是法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主旨,以及如来开近显远的真正目的。二十八品中也处处贯穿着戒定慧三学、空假中三观、衣室座三轨等自行化他的妙法,这需要读经者用心留意体会。更重要的是,本经以文殊答问居全经之始,强调开发智慧才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以普贤劝发作全经之终,说明唯有大行方能成万德之佛果。如此智行相成,菩萨可得弘通妙法,成就一佛乘之果。

    折叠编辑本段各品大意

    折叠序品

    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于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折叠方便品

    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两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盘,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折叠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内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该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折叠信解品

    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于上品领解佛意。佛更说“长者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导出“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的结论。

    折叠药草喻品

    佛应四人之请,更以“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折叠授记品

    授大迦叶等四人将来成佛之记。

    折叠化城喻品

    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