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第6/15页)  我的祈祷能实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行化他,同成佛道,与前品宗旨本无二致。

    佛于前《见宝塔品》末,劝募发愿弘扬此经之人,又于《提婆达多品》以古今事例,赞叹此经功德殊胜以劝受持,故有诸菩萨声闻等,禀承佛的遗命,来受持此经并弘扬此经,这是第十三《劝持品》的由来。本品中,佛为姨母及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授记,这是因为佛为前正宗分的三根授记中,未及尼众,《法师品》广记也未说尼名,故在此品有授尼众之记,如此始称平等圆满。

    第十四《安乐行品》是迹门流通分的最后一品,有成前开后之意。因上

    来三周说法,三根授记,已令声闻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在本品中又示依此经自行化他,劝募弘通妙法的五种法师,此为开前。前品既得圣众受命持弘,今品为初心的菩萨开示佛灭后恶世中的五种法师应当住于行处亲近处,而修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然后可得万行一心,三身一体的佛果,这是开后寿量品。

    从第十五《从地涌出品》到经末共十四品是本门,说开近显远之大义。

    上一品示四安乐行,一一皆是要求从吾人清净心地上着力,观空不着空,涉有不滞有。第十五《从地涌出品》所举从地涌出住空的菩萨们即是成就四行之人。从地故不着空,住空故不著有,不着二边,即是中道。《从地涌出品》前半所说即是以这些无量千万亿地涌菩萨的久度因缘作为如来开近显远的发起。因下方涌出诸菩萨具有三十二相,久习菩萨所行,其数无量,引起此土菩萨的怀疑,故在后半品中弥勒代表大众请疑,由此佛讲述了如来无尽的寿量,而有了第十六《如来寿量品》。

    《如来寿量品》中,世尊以良医留药喻显示佛乃化灭而大非真灭,伽耶始成的新佛不过垂迹而已,实际上世尊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前便已成佛,就佛身而言,此品乃开迹显本之重点,经中于此始开八相成道垂迹之化身,而显久远实成之本身。

    自第十七《分别功德品》后半品至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共三品半,是本师赞美人法,以劝弘通。次有二品,以佛神力嘱累弘通。自第二十三《药王品》以下五品,是举诸大菩萨受命弘通,以苦行、妙行、圆行、助行、正见行等不思议力用,以劝弘通。

    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的前半品属于本门的正宗分,是阐述诸大菩萨闻佛寿命长远如是,当下获证许多殊胜法益。后半品校量胜劣及后时信解持经利益,属于本门流通分的赞美人法,分别说明闻法菩萨所得功德证悟之相,及一般解悟之相,并以行五度功德与之比较优劣。

    第十八《随喜功德品》特为佛灭后,但有一念随喜,未有事行的人,明其所获功德也功超无学,令一切见闻法华者生仰慕心。又,前品具明佛灭后信持此经有五品(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益,唯初品(随喜)未有校量功德,故有此品广为校量。

    第十九《法师功德品》广举五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随其一事行成,当得六根清净功德,这是举果以劝修因。又,前品正明随喜福德,是听闻法华,随喜他人行持法华所得,今品是正明自己行持法华所得福德。由随喜而自行,由易而难,这是理所必然,故有今品。亦即是说,前品《随喜功德品》是流通初随喜“因“功德,本品《法师功德品》劝说流通初随喜“果“功德。

    《法师功德品》所说的行持法华可得六根清净功德的事,在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中得到证明。不轻菩萨,依法华经修不轻普敬之行,住弘经三轨,而得六根清净,证成非妄。这是劝勉见闻者,亦当如菩萨所行。

    自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的后半品文,及《随喜功德》、《法师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三品半文,是说功德流通。自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以下八品为是释尊付嘱,劝请流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